形位公差实例详解精选
单一要素(如孔直径)的相关要求详解
一、定义介绍
使用最大实体边界(MMB)来控制单一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综合效应。其要求是体外作用尺寸(EFS)不得超过最大实体尺寸(MMS),而实际尺寸也不得超过最小实体尺寸(LMS)。这样的定义基于综合考量尺寸与误差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理解背后的原因
这个定义初看可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其实,理解其背后的目的和应用场景后,就更容易掌握了。这一包容要求的定义主要是为了应用于具有配合性质要求的要素。当我们应用这一要求时,就能确保轴和孔的形状误差不会影响到它们的配合性质。
三、为什么应用此要求能保证配合性质?
以轴为例来说明。假设有一个标注了尺寸150(0/-0.04)的轴,并标注了包容要求。这意味着轴的实际尺寸应在149.96至150之间。如果我们考虑一个直径为150.02的孔与这个轴配合,初看似乎不能确保完美配合。为什么呢?因为除了尺寸误差外,轴还存在形状误差。即使轴的实际尺寸在允许范围内,如果它是弯曲的,形状误差可能会导致与孔的配合出现问题。假设形状误差为0.05,那么与孔的实际配合就会出现问题,因为150+0.05大于孔的直径150.02。如果我们回到定义中,就可以知道这个轴在体外作用尺寸(考虑到形状误差的综合效应)超出了最大实体尺寸的限制,所以其与孔的配合会受到影响。为了确保良好的配合效果,需要确保体外作用尺寸小于最大实体尺寸,同时实际尺寸小于最小实体尺寸。这样,我们就能确保轴和孔之间的良好配合,不受形状误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