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古话最初是啥意思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出自《诗经·邶风·击鼓》的古话,最初的意思并非现代常理解的浪漫爱情誓词,而更多地带有一种战友情深和相互扶持的意味。原文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几句是戍边士兵在艰苦环境中互相承诺的话。

在古代,尤其是战争年代,士兵们常常要面临生死考验,分离是常态。因此,“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意味着无论生死离合,我们都要信守承诺。而“执子之手”可以理解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紧握着同伴的手,象征着彼此间的信任、依靠和兄弟情谊。它表达的是一种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的决心。

“与子偕老”则更强调的是一种长久的陪伴和承诺,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要坚守这份情谊,直到生命的尽头。这里的“老”并非特指老年,而是指生命的终点,强调的是无论经历什么,都要一起走到最后。

因此,从最初的语境来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多地表达的是战友情深和相互扶持的承诺,而非现代常理解的浪漫爱情。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被广泛引用,赋予了它更多的浪漫色彩,但其本意更多地体现在友情和伙伴情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