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从一而终的爱情


在大地上,自古以来便有着一种深情的追求,那便是人们所向往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尽管这样的情感描绘常在诗词歌赋中流传,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例如,北宋大文豪苏轼曾为爱妻王弗写下感人至深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诗行间流露出的无尽悲情,让我们深感苏轼对亡妻的深深思念。但苏轼的深情并非独此一例。

除了与王弗的深情厚意,苏轼与另一位女子王闰之及王朝云也有着深厚的情感。有时“一往情深”并非都是现实中的完美描绘,而更多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想象。

在古代社会背景下,女性往往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男性往往可以拥有多位小妾,而女子则需一生只侍一夫。这种社会现象导致了许多男性在情感上的不专一,但也有女性如同一股清流般保持着对感情的忠贞不渝。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便是一位这样的女性。即使丈夫已经去世多年,她依然保持着那份深厚的情感。这位寡妇的一生都在为那段感情守候,仅以两首诗便深深表达了她的思夫之情。

在《净土圣贤录易解》中记载了这位寡妇的故事。她年轻守寡,与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此生再不愿改嫁。她的第一首诗写于丈夫去世不久后,当时她打算出售家中的田产房屋,带着儿子回到乡下老家。每看到家中的一切,她便想起与丈夫的点滴生活,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卖废宅》这首诗。

诗中描述了废宅的景象:墙壁上布满苍苔和尘土,“甑”这一古代厨具也积满了灰尘。这些细节将宅屋的破败与凄凉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二句诗简洁明了地表明了家园已易主,而妇人心中的无奈也跃然纸上。原本的家园如今已成废宅,再待下去只会徒增伤悲,于是她决定断念离去。

诗中的第三句“门前柳”其实包含了双层含义。一方面,这柳树见证了她与丈夫的美好时光,如今丈夫已逝,再见柳树只会更加悲情;如今家园已卖,心中本是不舍,见着柳树更是触景生情。最后一句则直白地表达了她与这座宅屋、这棵柳树的诀别之情。

虽然诗中没有过多的悲情字眼,但却字字含情,让人读来心生怜悯。时隔多年后,这位寡妇再次为儿子写下了一首《冠子》。此时儿子已长大,这首诗既是送给儿子的祝福也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

诗中前两句写出了妇人独自抚养儿子长大的艰辛与不易;第三句的“难得”一词则表现了妇人看到儿子长大的欣喜之情;最后一句则以喜悦的底色作为收尾不再见之前的悲情。与第一首诗相比这首诗更加通俗却也满含深情其中便包对亡夫的一种深沉的爱意若非这爱意支撑妇人或许早已改嫁不会守寡至今。

这位寡妇真正做到了“一往情深一生只爱一人”。她的故事让我们深感敬佩也许这种执着源于世俗的约束但她能够坚守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位妇人虽在后世并无多大名气但读过她诗篇的人都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动尤其是广大男性都希望此生能够遇到这样一位用情至深的妻子。各位读者你们觉得这位寡妇的两首诗如何呢?

文章作者:文心一角

整篇图文由历史文化工作室原创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