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是什么意思


清明时节再临,又到一年一度的扫墓日。这一日子不仅标志着一个节气的转折,更承载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在春意盎然的青草中,我们踏足先人安息之地,回忆过往时光。每当临近清明之日,思念便如泉水涌动,心潮起伏不定,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缅怀在心中荡漾。

这个周日,即3月31日,是我们家族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我提前备好祭品,清晨起床后赶回老家。家族中的叔、伯、兄、弟、侄、孙等共计2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踏上庄重的祭祖之旅。由于祖先的墓地分散,我们需要前往十余处坟园。从遥远的岩下开始,依次祭拜,每一座坟墓前都进行挂纸、上香、放炮、烧纸钱等仪式,然后恭敬地磕头。这一过程在每个坟园都需要十多分钟。

在完成离家较远的坟园祭拜后,我们还需要开车前往更远处的半潭河。据父亲所述,这块墓地是爷爷的爷爷在世时购买的,被视为风水宝地。这里群山环绕,坐北朝南,视野开阔,绿意盎然。前几年修建水泥路时,许多古墓被,许多古树也被砍伐,幸好我们的祖先墓远离水泥路得以保留。

在一处坟园里,我注意到一座孤单的坟墓,心生疑惑。父亲为我解答,这是我们家的一位老长工,是爷爷的爷爷在世时收留的流浪儿。他一生未成家,爷爷的爷爷临终前嘱咐我们视他为亲兄弟,活养死葬。他百年之后被埋葬在我们家的祖坟之中。

我的祖上经过数代人的辛勤劳动和节俭持家,逐渐积累财富,雇用过短工帮助耕种。在土改时期,我家被划为富农成分。我曾对此感到羞耻,但今天我知道,那位长工的存在是家族历史的一部分,他也是我祖先的一部分。

在祭拜祖父和祖母的坟墓时,我沉思默想,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将往何处。我是谁的子孙,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坟头的青草提醒我们,我们都是父母所生,父母又来自祖父母,代代相传,总有根源。这是血脉中的眷恋,这是我们的根。

回家的路上,我深感祭祖是一种传承和责任,更是一种精神和文明。清明祭祖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如水的时候。它让我们思考人生、传承家风、承担责任。祭祖归来后,我内心异常平静,仿佛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我决定将这个故事告诉女儿,让她铭记祖先的善行义举。清明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意义和责任。祭祖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血脉的连接和精神的传承。这一夜我睡得香甜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