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拉水是怎么回事


假期回家,与年迈的爷爷聊起我在学校养蚕的经历,80岁的爷爷兴奋不已,他翻出一件丝绸旧短衫,说这是太祖母当年养蚕缫丝织绸给他做的衣服。太祖母是养蚕高手,但早逝,养蚕技艺未得以传承。爷爷的欣喜仿佛是一场冥冥中的传承之缘。临别前,他反复叮嘱我要认真养蚕。

与蚕宝宝短暂分别五天后,它们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黑黢黢的皮肤褪去了黑色,呈现出黄中带青的色泽,身体也长大了不少。蚕宝宝的成长迅速,一个蚕匾已经容纳不下,于是我们进行了分匾。但大多是女生养蚕小组的成员害怕虫子,分匾工作并不容易。最终我与另一位男生完成了这项任务,但初次分匾经验不足导致各蚕匾中的蚕宝宝数量不均。

根据《豳风广义》的记载,蚕在眠前需要适当的温暖。我们每天为蚕宝宝喂食新鲜的桑叶,并留意它们的颜色变化,及时将它们移至新的蚕匾中。我们还要确保蚕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利用电饭煲产生的水蒸气为蚕室加温,并时常开窗通风。

晚上是喂蚕的充裕时间,我们会进行除沙、蚕体消毒和换匾等工作。蚕沙作为极好的饵料被用于喂鱼。我们用焦糠帮助未眠的蚕停止吃桑叶,并统一它们的发育进度。当大部分蚕宝宝开始三眠时,我们用防病一号蚕进行消毒杀菌。随着蚕宝宝的成长,我们开始喂整片桑叶,这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考虑到新起娘蚕的口器较为,我们仍然将桑叶切成较大的桑叶片进行喂食。随着天气渐热,我们逐渐调整蚕室的温度以适应自然气温。

为了养蚕,我连续早起好多天。爷爷在微信上关心蚕宝宝的状况,转发养蚕文章给我。我开始明白养蚕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智慧的传承,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体现。我们要活化传统蚕桑文化,努力传承和传播。

来源:钱江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