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薛元明所描述的立夏韵味与书法篆刻艺术

立夏之后,便进入炎炎夏日。回溯历史,那些与“立夏”紧密相连的书法篆刻作品,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从八大山人的《东坡居士游庐山记》,到任伯年的《棕荫纳凉图》,每一幅作品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情怀与故事。

先民在立夏时节,已有惜春之感,他们会备下薄酒,就着落花,为春天送别。此时的柳絮飘飘,让人想起《红楼梦》中宝钗的豁达心境,以及黛玉的身世飘零之感。立夏,是书法家们挥洒笔墨的好时节,他们可以在书斋里赤膊上阵,体验大汗淋漓的快乐。关闭空调,手摇蒲扇,感受那份自然凉爽。

那些属于“立夏”的书法篆刻作品各具特色。从李瑞清的对联到冯汉的金文作品,再到伊秉绶的豪放与精细,每一幅都展现了书法家们在立夏时节的独特艺术追求。丁佛言的《衡方碑》作品,接近两百字,一气呵成,显示了他深厚的功力。吕海寰的临《兰亭序》则与立夏节气特别对应,让人联想到王羲之写下《兰亭序》时的惬意。庵的日课习惯令人钦佩,几乎每个节气都有他的作品现身。

吴昌硕的作品极为典型,几乎每个节气都有新作问世。他一生勤奋创作,成果。袁枚的《所见》诗意境深远,让人生出许多想象。而蔡襄的《思咏帖》和宋徽宗的《夏日诗帖》则是没有明说是立夏的作品,却更有意味。

立夏的生命丰富多彩,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做对合适的事情,找对合适的朋友。文化中的夏天充满了诗意与美好,尽管科技带来了便利,但也让我们失去了纳凉和拉家常的乐趣,最重要的,是再也写不出那样的诗词,那样精彩的书法。在欣赏这些立夏时期的书法篆刻作品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美,更能体会到夏季的韵味与生命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