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及全诗是什么
经典中的璀璨明珠:唐诗宋词中的泰山情怀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唐诗宋词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在这些诗篇中,杜甫的《望岳》更是独树一帜,饱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与热爱。
泰山,那巍峨的雄姿,究竟如何描绘?齐鲁大地,依旧可见那绿意盎然的峰顶。神奇的自然景色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仿佛分割了清晨与黄昏。
每当遥望那层层白云,仿佛涤荡着诗人的胸襟,让人心胸开阔。那翩翩归鸟,飞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感受那豪情满怀。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杰作,充满了浪漫与激情。全诗虽未出现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岳”的主题,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首句“岱宗夫如何?”表达了诗人初见泰山时的惊叹与仰慕。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展现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感受。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则展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诗人用“钟”字将天地万物描绘得富有情致,而“割”字则突出了泰山的力量与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则是诗人细望泰山时的感受。云气层出不穷,使诗人心胸荡漾,而决眦的描写则生动体现了诗人的迷恋与专注。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全诗以“望岳”为主题,通篇不见一个“望”字,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的崇高情怀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在杜甫的笔下,泰山不仅是一座雄伟的山峰,更是诗人心中的一座,屹立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