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丈等于多少米多少尺多少厘米


汉字里的故事:“夫”与“妇”的相遇与相知

孟德宏/文

人生进入青春年华的美好时刻,男子被称为“郎”,女子则被称为“娘”,就如同盛花期的花朵一般,是人生最为美丽的阶段。诗人曾深情地吟唱:“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在这个美丽的时刻,如果青年男女有幸相遇并坠入爱河,那么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生命词汇——“夫妇”。

汉字中的“夫”,实际上是一个会意字。它由两部分组成:“大”和“一”。“大”字象征着顶天立地的形象,而其中的“一”则代表着向左右直接张扩开的手臂。这个“一”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象簪也”。许慎进一步解释,“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将“夫”与“丈”相结合,对“丈夫”一词进行了深入解读。在古代社会,男子戴上簪子即意味着成年,需要婚配,成为自己配偶的丈夫。

而相对应的词汇就是“妇”。“妇”与“夫”其实是一组同源词。成年婚配的男性称为“夫”,成年婚配的女性则称为“妇”。

繁体字的“妇”写作“婦”。这是一个会意字,由“女”和“帚”组成,传达出女性持帚洒扫的语义信息。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从事许多活动,这里特别选取“持帚洒扫”作为标志性特征。这种“服侍”“服务”的心理特征就是驯顺服从,也就是“俯”,就是“伏”。

从最初的卵“巳”,到发育成“胎”,再到出生为“子”,成长为大写的“人”,再到青年男女的“郎”“娘”,直至男女成年结合为夫妇,继续繁衍新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过程。汉字以其独特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这个复杂的生命过程。这让我们这些使用、传承汉字的人深感骄傲。

作者孟德宏,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对外汉语系,为我们讲述了这一汉字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