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和种子的什么有关

陈鹭真
在红树植物的果实尚未离开母体之时,其内部的种子已经开始了生命的悄然萌发。它们从母体汲取养分,经过生长发育,形成一棵独特的幼苗,这就是胎生红树植物的胚轴。当这些幼苗离开母体,它们能够迅速长出根和叶子,独立生存。
红树林,这个生长在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的独特生态群落,主要由红树植物构成。当我们观察这片被称为“海上森林”的潮间带景观时,会发现红树植物的枝头悬挂着一支支绿色的“毛笔”,其实是它们的胎生苗。
很多人会误以为只有哺乳动物才具备胎生的能力,那么红树植物为何也会胎生呢?
大部分植物的生长始于种子的萌发,胚轴逐渐生长变长,一端发育出胚根,另一端则长出子叶。红树植物却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繁殖策略——胎生。在果实尚未离开母体的阶段,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并从母体获取养分进行生长发育。当这些幼苗脱离母体后,它们能够迅速长出根和叶子,实现独立生存。这种繁殖策略减少了幼苗在面对“逆境”时所花费的时间。从枝头落下时,它们已经是一株完整的微型树苗。
这种独特的繁衍方式与红树植物的生存环境紧密相连。
红树植物的胚胎在果实内部启动发育程序,这是为了应对潮间带的“逆境”而做出的适应。例如,红树植物木榄的根系具有选择性吸收盐分的能力,这样可以帮助保持植物体内较低的含盐量,使胚胎逐渐适应周围的盐度。为了防止种子在休眠期被海水侵蚀或冲走,胎生苗会在母体上先行萌发,并携带母体充足的养分。这些胎生苗可以随波逐流长达数千公里,保持活性,直到遇到适合的泥滩再迅速扎根生长。这是红树植物为了提高后代的成活率而采取的重要策略。
虽然成年红树植物每年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胎生繁殖,但回报也是丰厚的——其胎生幼苗的存活率远超普通植物种子,达到10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