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出心裁的裁怎么读


自古以来,便有挂桃符过年的传统。桃木因其被认为具有驱鬼辟邪的神奇功效,而神荼和郁垒两位门神更是有监督魔鬼的特殊能力。人们将他们的威猛形象恭敬地画在长方形的桃木板上,每逢新年便挂在大门两侧,以祈求家人平安。五代时期,孟昶创作了被誉为史上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自此之后,挂桃符的习俗逐渐演变为贴春联。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贴春联更是成为了民间过年不可或缺的传统。济南人深谙此道,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上一副红色的春联,以此辞旧迎新,祈愿来年平安吉祥。

早年济南的楼房不多,大多数人家居住的是平房,许多还是独门独院。过年时在大门上贴春联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那时的人们并不会像现在一样随意,随便拿银行或保险公司送的对联应付。

那时,除了少数书香门第会自己撰写春联,绝大多数人家都会到集市上去购买。进入腊月之后,济南各大商街和集市上便出现了专门的春联摊位。这些摊位上,一张张桌子上堆满了裁好的红纸,卖主们手持大号毛笔,凝神聚气,笔走龙蛇,一副副散发着墨香的春联便迅速完成。一旁的行人可以欣赏他们的作品,并凭直觉判断其质量。写好的春联被挂在长绳或墙上供人们挑选。那时的春联大都是现写现卖,虽然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现写现卖的春联越来越少,但人们仍然觉得手写的春联更加地道。

春联以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为主,内容多为喜气洋洋的吉祥话。如“千蛇舞春风,万马奔吉祥”,“春暖风和日丽,物阜民丰欢乐”,“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等。也有一些春联富有诗意和哲理,如“腊梅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些更像警句,给人启迪。更有一些人喜欢创作长联,这些长联会被商家购买或收藏。

老济南人习惯在大年三十这天贴春联。这一天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贴上春联后整个家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贴春联时,一家人会围在大门口一起忙碌,贴春联的过程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大门是家的脸面,贴上红彤彤的春联后整个家都显得更加喜庆和活力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