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他跳江后人们划船寻找他的身体,还吃粽子保护鱼儿不咬他。


端午节,这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情感,其核心便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因报国无门、忧愤交加,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石投入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得知后,悲痛万分,纷纷划起船只,在江上奋力打捞他的身体,希望能将这位忠君爱国的诗人救起。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了今日赛龙舟的习俗,成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

与此同时,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儿啃食屈原的身体,人们便将米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能喂饱鱼儿,让它们不去伤害屈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投入江中的食物逐渐发展成了我们今天所吃的粽子。粽叶包裹着糯米的清香,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品,更象征着人们对屈原的缅怀和敬仰,以及那份深厚的爱国情怀。因此,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都是源于对屈原的纪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