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得古原草送别古诗


重述与解析

《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贞元三年,那时的白居易还未满十六岁。这首诗是应试作品,按照当时的科举考试规矩,题目前面需加上“赋得”二字。白居易在参加科举考试之际,以此题创作了这首诗。

诗中通过对古原野草的描绘,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展现出野草枯荣的对比景象。即使经历野火的焚烧,那顽强的生命力依旧能春风吹又生。这种生命力与坚韧的精神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中的美景与送别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野草的一枯一荣揭示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而送别的场景则预示着前路充满希望。

据史载,白居易在参加科举考试前,曾带着自己的作品拜见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在初看时曾打趣说的生活不易,但在读到“野火烧不尽”这句诗时,大为赞赏,并表示对白居易的才华十分看好。这首诗在当时便因其出色的表现而声名远扬。

此诗不仅是对生命的颂歌,也是对友情的深深表达。白居易用他独特的笔触,将野草的生机与送别之情完美融合,创造出一幅既美丽又动人的画面。对于生命的不屈不挠与坚韧精神,以及友情的深深眷恋,都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此诗的影响力深远,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不衰。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米晓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