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怎么画简单又漂亮


竹竿怎么画简单又漂亮  

画竹之道,在于掌握其形态与神韵。“干如篆文之曲折,节如隶书之遒劲,枝如草之轻盈,叶如真实之生动”。下笔顺序应为竿、节、细枝,最后着叶。“细枝生长处皆有节,节节叶生枝叶繁”。用笔需悬臂中锋,稳健有力,以求画出竹的坚韧与生命力。笔势要潇洒传神,如风拂竹林,掌握“笔情墨趣”,方能避免刻板生硬。

竿与枝的画法

画竿时,以淡墨为底,用浓墨于笔尖,偏锋落笔,形成自然的浓淡过渡。画竿留节,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一节接一节,每节有力且有间隙。画竿需刚劲有力,忌柔弱。竹节以浓墨点于两节之间,呈弧形。发枝杈时,用浓淡相宜的墨色,中锋行笔,线条富有弹性,长短交错,左右互生,形如鹿角。

竹笋与叶的画法

画竹笋时,用中墨调重墨,依竹笋结构用中锋或中侧锋画笋竿,长、短、高、低、粗、细变化自如。待笋竿完成后,以稍浓之墨画小叶,并在笋竿上点缀斑纹。叶的画法最为关键,需藏锋入笔,中锋撇出,遒劲有力。竹叶形态多变,须得大小疏密得当,凝聚得力。组合叶一般呈“品”字状,重气势、神采和韵味。

画竹需功夫深厚,持之以恒。竹叶变化丰富,层次繁复,要画得既密而不乱,又疏而不简,难度颇高。因此必须反复练习,得其要领,才能取得成效。郑板桥在题画诗中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技,日间挥写夜间思”,他所创造的墨竹形象是长期探索与苦心经营的结果。掌握画竹之道,不仅需技巧,更需心境与时间的磨砺。

  竹竿怎么画简单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