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必学北冥有鱼,带原文和翻译,轻松理解庄子奇思妙想!


好的,我们来一起轻松理解《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这篇充满奇思妙想的经典文章。

---

《北冥有鱼》,轻松理解庄子奇思妙想

《北冥有鱼》是《庄子·逍遥游》开篇的著名篇章,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和恢弘壮阔的意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幻瑰丽的宇宙图景,也引出了庄子关于“小大之辨”和追求精神自由的哲思。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翻译:

在遥远的北方大海(北冥)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它变化成为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部宽广,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愤怒地起飞时,展开的翅膀就像遮盖天空的云彩。这只鸟啊,当海面上刮起大风(海运)时,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冥);南方的大海,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鹏鸟翅膀拍打水面,能飞上三千里高,乘着旋风(扶摇)盘旋而上,能达到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的风势(六月息)才能飞往目的地。那原野上奔跑的骏马(野马)似的气流,空中浮游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天空苍苍茫茫的,那真的是它本来的颜色吗?还是因为距离遥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下面的一切也大概就像(我们看到的)这样吧。

轻松理解庄子的奇思妙想:

这篇短文的核心就是一个巨大的想象过程。庄子首先描绘了“鲲”这种几乎无法想象的巨大生物,然后它又变化成了“鹏”这种同样庞大无比、能乘风南飞的巨鸟。鹏鸟起飞时的气势(“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简直是震撼人心,展现了庄子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庄子用这些奇幻的意象,想要表达什么呢?

1. 小与大的相对性: 鲲和鹏的巨大,让我们反思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但庄子并非悲观,他通过“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说明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是在大自然的呼吸中存在的,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2. 超越局限的向往: 鹏鸟迁徙南冥,乘六月息,体现了一种挣脱束缚、追求更广阔自由的向往。虽然我们无法像鹏那样飞翔,但庄子希望人们能拥有像鹏一样开阔的胸襟和视野。

3. 对“道”的体悟: 天空的颜色、辽远无边,以及鹏鸟的视角,都在引发人们思考: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是怎样的?是否有超越我们感官局限的、更根本的“道”?这种对未知和无限的探索,正是庄子思想中“逍遥”精神的一种体现。

总的来说,《北冥有鱼》通过描绘鲲鹏变化的奇幻故事,不仅展示了庄子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更引导我们思考个体与宇宙的关系、束缚与自由、所见与所知等深刻的哲学问题。读这篇课文,就像进行一场奇妙的想象之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庄子思想的深邃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