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芒种的农谚和解释

芒种——仲夏的序幕
农历第五个月的日子到了,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这是一个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的节气。
芒种二字,寓农作物的生长与收获。“芒”指的是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而“种”则代表着谷黍类作物的播种时节。太阳已经来到了黄经75,我国广大土地上,北方麦浪滚滚,南方田野插秧正忙,广西部分地区的水稻已经开始抽穗。
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们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田间生活。各地的夏熟作物需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需要下地,春种的庄稼需要管理。长江流域有农谚说“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也有“收麦种豆不让晌”的说法,芒种也被称为“忙种”。
古人在诗词中对芒种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左河水的《芒种》一诗中,描述了艳阳高照,梅雨绵绵的景象,以及南岭四邻和长繁忙农事。知名作家林清玄则把芒种的节气与大自然的万物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进入芒种节气后,广西的农作物进入了高速生长期。早稻开始孕穗、抽穗,农友们需要加强水肥管理,防止病虫害,同时应对高温、洪涝灾害的侵袭。这个节气,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忙碌。
芒种还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其中之一就是送花神。在农历二月初二的花朝节上,人们会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芒种之养生也很重要。由于湿邪之气逐渐加重,人们需要注意调节身体,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饮食应以清淡温热为主,避免牛羊肉等热性食物,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和蔬果。同时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和热伤风等疾病的发生。在广西地区,“桑拿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容易导致中暑、热伤风和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在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以防中暑症状的发生。除此之外此时的水果极为丰富尤其广西的水果诸如荔枝龙眼芒果火龙果等都处于丰收季节令人垂涎欲滴尽享口福享受夏日的美味馈赠。 (来源:网络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