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主要内容概括

《赤子文心:舒乙文集的书写与传承》
提及舒乙的著作,人们总会想起那些深情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文章。舒乙,这位文学家老舍和著名画家胡絜青的儿子,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生活与思考。
舒乙的身份多样,除了是一位文学家,他还是现代文学馆的馆长、文史研究馆馆员等。他的文章涵盖了多个领域,从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老舍、北京、现代文学等主题的热爱与探索。而他的书写对象,与他的生平经历紧密相连,仿佛他的生命与这些事物有着不解之缘。
《舒乙文集》的出版,是对舒乙文学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四卷本中,《爸爸老舍》、《北京你好》、《美好心灵的富矿》、《生命在案头》四部分,分别展现了舒乙对父亲老舍的怀念、对北京的热爱、对现代文学的研究以及他的文学创作。编者李劭南,所选文章篇目,眉目清晰,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舒乙的深入了解与读懂。
舒乙的文章有其独特之处。他的文字简洁明了,段落转换明快,没有刻意的雅驯,却干净利落,激情澎湃。他的写作语言受父亲老舍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特色。他善于寻找独特的角度,将文章写得新颖活泼。他的笔下写了大量现代文学名家,他写这些人物的身世、品质、气韵,惯常以情带文,寻觅自己情感体悟的“宣泄点”,然后以“点”突破,自然流淌。
舒乙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是始终维持着一块“精神高地”,那就是保护传承文化。他爱北京,不是溺爱,而是爱之深责之切。他始终秉承着的强烈使命感,始终为保护传承文化发出呐喊。他的所有情感、抱负、观点,在文章里都有着现实事件的支撑,充溢着生命体验过的温度、色泽和烟火气。
阅读舒乙的文章,仿佛是与作者面对面的闲聊。他的文字朴实而有生气,时不时掀起小,让整篇文章活泼而充满趣味。这种风格来自于聊天、演讲、评书等日常交流方式的影响。他的说话艺术也被运用进了写作中,纵横捭阖,层次分明,让人入耳动心。
我曾听舒乙先生的一段,他说话时的感染力极强。如今重读他的文章,仿佛看到他的身影,感受到他的赤诚之心。他晚年心无挂碍,活得透明而澄澈。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哲人的智慧加上儿童的天真或许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舒乙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证明了这一点。
我与舒乙先生有一段小小因缘。多年前,我撰写《武侠小说史话》时,曾想请他题写书名。虽未能如愿,但我对他的敬仰之情始终未变。此刻重读他的文章,更加怀念他。他的文章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他内心的流露。他的文章读人、读事、读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生活与思想。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