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词语形容琢磨


用什么词语形容琢磨  

作者:陈俊珺

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逝世60周年,江苏省昆剧院精心打造了一部原创现代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即将来沪进行演出。如何将古老的昆曲与现代故事相结合,演绎京剧名旦的角色,成为了这部戏的核心挑战与创新点。

在演出前夕,记者采访了剧中梅兰芳的扮演者、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施夏明,他讲述了自己对该剧的心得与体验。

一、向经典致敬:《梅兰芳当年梅郎》背后的故事

《梅兰芳当年梅郎》不仅是对梅兰芳先生的一次致敬,更是一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戏剧相结合的大胆尝试。施夏明表示,这部戏以双线叙事的方式,展现了梅兰芳先生闯荡上海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传统京剧的坚守和创新精神。这部戏运用了工笔白描与侧面剪影的手法,将梅兰芳的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角色挑战:昆曲小生演绎京剧名旦

施夏明作为昆曲小生,此次面临的挑战是演绎京剧名旦的角色。他透露,为了更加贴近梅兰芳先生的形象,他深入研究了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和生活经历,尤其是梅派独有的韵味和气质。他也面临着如何将昆曲的表演技巧与京剧相结合的问题。他解释说,京剧注重声腔的表现力,而昆曲则更加注重唱、念、做、表的综合表演。在演绎过程中他需要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以呈现出最佳的表演效果。

三、创新之路:用昆曲演绎现代故事

用昆曲演绎现代故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施夏明表示,《梅兰芳当年梅郎》的排演过程就像是一次“重新学走路”。剧组在导演童薇薇的指导下,借鉴传统程式的元素,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一点点地摸索和创新。在剧中,演员们融合了长衫与西装的特点,创造出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念白也是一大难点,需要在保持传统韵味的符合现代人的语境和身份。

四、艺术的精髓:虚拟化与程式化

施夏明强调,虚拟化与程式化是戏曲的精髓。在《梅兰芳当年梅郎》中,他通过与导演童薇薇的合作,深入探讨了现代戏与昆曲的结合点。例如,在一场黄包车夫拉着梅兰芳夜游上海的戏中,他们选择了完全依靠演员的肢体动作和道具来展现这一场景,而不是使用实体黄包车。这种虚拟化的表演方式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舞台上的无限可能。施夏明表示,全世界的戏剧表演体系可以归为三大体系:梅兰芳体系、布莱希特体系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戏曲的虚拟化、程式化表达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五、传统与现代:相互成就的艺术之旅

当施夏明在演绎现代戏后再回归传统戏时,他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成就。他表示,传统戏为他演绎现代戏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撑,而现代戏则帮助他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和情感。他期待通过不断地演绎和探索,让更多的人关注昆曲、喜欢昆曲。

  用什么词语形容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