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里的名句,野旷天低树,月近人
“野旷天低树,月近人”,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描绘的意境,寥寥十字,却勾勒出一幅辽阔、静谧而又略带清冷的画面,引人无限遐思。
诗人置身于旷野之中,视野所及,一片空旷,无边无际。远处的树木,在如此广阔的天地里,显得格外稀疏,仿佛低垂着头,自惭形秽于这无垠的天地之间。天空显得更加高远,几乎低低地压在树梢之上,与大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自然的雄浑与壮阔。
而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诗人独自一人,感受着夜的宁静与神秘。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于空中,似乎不再遥远,反而显得格外亲近。月光洒在诗人身上,也照亮了他前行的路。这“月近人”的景象,既带有一丝温暖和慰藉,又隐隐透出一股孤独和寂寞。诗人仰望着明月,思绪万千,或许在思考人生的旅途,或许在感叹世事的变迁,或许在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四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愁苦的心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读者在品味这首诗时,仿佛也能置身于那片旷野之中,感受着诗人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