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读后感50字

主播诵读第5期
日期:2018年10月14日
朗读者:超峰
篇目:《青山不老》作者:梁衡
窗外是一片繁茂的杨柳景色。庭院坐落于山坳之中,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我们围坐在土炕上,仿佛置身于一艘漂浮在绿色海洋的船上,微风轻拂,树梢间传来阵阵波涛之声,叶子间闪烁着柔和的波光。
我了解这个山沟所处的环境。这里是晋西北的边际,西伯利亚的狂风经常肆虐于此。这是一个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干旱、霜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过去这里风沙漫天,足以埋没城头。根据县志记载,大风起时,力量之大能逆风吹倒行走的牛羊,或者将其吹高至两三丈处摔落。就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中,对面那位手持旱烟袋的瘦小老者,竟然创造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我也清楚这个庭院内部的环境。一间三室之房,只剩下这位老者孤独的身影。他每日早晨点燃柴火煮饭,携带干粮和铁锹上山沟;夜晚归来,享用晚餐后,抽上一袋烟便休息。
当老者65岁时,他集结了七位老汉共同致力于治理这条沟。如今已有五位离世,其中还包括与他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一天,当他从栽树的劳作中归来时,发现她已经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如今他已81岁高龄,深知自己终有一天无法再起身。他的女儿多次从城市归来,希望带他去享受清福,但他坚守于此。他认为种树是他的命运之选,屋后的青山便是他生命的归宿。
他悠然地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叙述着,旁边村恭敬地补充着……历经15年的辛勤努力,他绿化了8条沟,创建了7条防风林带,覆盖了3700亩的林网,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去年冬天,他还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购买了一台电视机。他的心中仍有宏大的设想,要继续种树,直到自己无法起身为止。
在屋内交谈结束后,老人陪同我们到沟里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在山洼山腰间顽强生长。我们无法看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土埋住了树的下半部分,但树木却勇敢地抵挡了它的凶猛。这座山峰已失去了原有的形状,依靠着一层层的树木形成了一层层的阶梯。老人指着那些阶梯说:“这些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肥沃的土壤啊。”是的,正是这些黄土的保全,才有了这片绿意盎然的树林。有了这些树木的守护,我们才能守住这片土地。
在村口道别后,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进他那个绿意盎然的小院。我不禁心中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位山野老农,他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存在。他真正与山川共存,如同日月般辉煌。
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这片青山是永恒不衰的。《青山不老》是梁衡所著的一篇散文佳作。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在晋西北创造奇迹的山野老农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的过程与经历背景 。文中的描写富有感彩和人文关怀 。作者梁衡是当代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等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我们是通过北京新闻广播了解到这篇文章的北京新闻广播是我们了解大事小情的权威渠道 。收听频率 :FM 100 6 AM 828 微博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新闻广播微信号 :newsradio828 获取更多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