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苜蓿用什么肥料好一点


种苜蓿用什么肥料好一点  

俗话说得好:“养羊不种草,犹如白忙一场。”特别是在当前羊价低迷的养羊行业背景下,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草料显然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策略,利润空间有限。重新强调种植牧草的重要性变得尤为关键,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因饲草短缺带来的养羊困境。实际上,所有的牧草都是植物,它们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缺一不可。土壤为牧草提供水分和养分的支持,而空气和温度则为牧草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究实现优质高产牧草种植的五个关键措施。

1.水分的精准管理

不同的牧草对水分的需求各异,这与其品种、生长环境及田间管理密切相关。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的牧草需水较多,而生长较慢、再生能力较弱的牧草则需水较少。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怕涝,要避免长时间浸泡。禾本科牧草如玉米则怕缺水,干旱期及时浇水至关重要。牧草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豆科牧草在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少,随着生长加速,需水逐渐增加;而禾本科牧草则在苗期和成熟期需水较少,拔节期至开花期需水量增大。

2.养分的充足供应

牧草通过吸收肥料中的养分来生长,肥料可分为无机肥(化肥)和有机肥(农家肥)。化肥能快速提供养分,但过量施用可能导致烧根;农家肥效果持久,但见效较慢。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牧草,建议以农家肥为基础肥料,适量施用化肥。具体的施肥时间、数量和方式应根据牧草的品种、当地气候、土壤状况及收获方式等因素灵活调整。豆科牧草以磷肥为主,适量配合氮、钾肥;禾本科牧草则需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如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应多施磷肥,以满足两类牧草的需求。不同生长阶段的牧草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需要在关键生长期进行针对性的施肥。

3.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无论是豆科还是禾本科牧草,在破土而出时都需要良好的透气环境。实际上,牧草也是需要呼吸的。在春季牧草发芽期和夏末秋初牧草过冬新芽期,应加强中耕工作,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4.适宜的温度与光照

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但温度过高会抑制牧草的光合作用,温度过低则不利于其生长。适中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对实现牧草的优质高产至关重要。不同品种的牧草对温度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大多数禾本科牧草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而豆科牧草的抗寒性相对较弱。但这不是绝对的,还需结合具体情况来看。专业资料显示,最适宜牧草生长的温度是25℃,而在10-30℃之间也可以正常生长,超过40-45℃则可能遭受晒伤。

5.重视病虫害与杂草的防治

牧草的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筛选种子、采取消毒措施、选择抗性品种等方式来预防和消灭病虫害。一旦出现病虫害,应及时喷洒农进行救治。需注意,使用农后需等待一个月才能让牧草用于喂羊。

杂草的防治则视情况而定。大部分杂草可以被羊安全食用,只要不对主要牧草构成危害,就可以直接用来喂羊。但如果杂草对主要牧草的生长构成威胁,可以采取人工除草或使用除草剂的方式进行清除。

养羊人种植出优质高产的牧草并非难事。只要掌握好适当的水分管理、充足的养分供应、良好的透气性、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以及有效的病虫害和杂草防治这五个关键措施,每年的牧草都能获得丰收。

  种苜蓿用什么肥料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