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烫发要蓄发几个月,中间可以剪吗


男生烫发要蓄发几个月,中间可以剪吗  

老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头顶大事与过年紧密相连,可见其重要性。在民国时期的老太原,走进理发店剃头的,大多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早年太原人理发,通常是在街上寻找那些挑着剃头担子的匠人。那时并没有“理发”这个词,人们直接称呼他们为“剃头匠”。直到民国十四年(1925),太原城里出现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理发店——兴华理发店,情况才有所改变。这家店的特色在于店内配置了摩光镜、安全躺椅等现代化设备,理发师的围裙也改为了漂白洋布,洗头用的盥具也换成了白色的“洋瓷盆”,显得比之前的剃头担子更为气派。

最初的理发店并不直接使用“理发”二字作为店名,而是多采用“某某堂”、“某某楼”等称谓,如日新堂、晋华楼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剃头匠”逐渐被尊称为“理发师”,店名也更为直观地命名为保盛理发所、民生理发所等。

老太原的理发店除了基本的理发服务,还非常注重店前的广告装饰。民国年间,理发店的广告并不花哨,而是在门柱上悬挂一根长木条,下方缝制着白布帘,画着祖师爷吕洞宾的画像。两侧垂挂的布幅写着理发行业的特征词语或对联,称为“文字幌”,充满。如“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到来皆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等,语言浅显却意味深长。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外的新时代理发标识——三色旋转灯柱也被引入。红蓝白彩带不断旋转,为老城增添了都市的现代气息。据1935年出版的《太原指南》统计,当时太原城内的理发店已经发展到28家,从业人员160人。

虽然当时的理发店没有如今的美容美发等高端品牌,但店内依然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例如荣盛理发所的“降一刀”理发师,他的技艺娴熟,无论多难剃的“刺头”,都能轻松应对。他的刮眼睑和掏耳刮须等技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随着民国时期人们审美取向的多样化,传统的剃刀推子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男士们开始注重发型,演艺界、教育界及男性职员逐渐展现出个性化的发型,如平头、分头、背头等。妇女也有了出门理发的,有钱人家的太太们过年时会到理发店剪发、烫发,追赶时尚潮流。男理发师为异性理发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不少理发师还掌握了采耳、等跨界特技,为客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如今的理发店早已今非昔比,美发美容、护理保健已经成为人们追求时尚、愉悦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切从“头”开始,不仅仅是为了过年。太原的彭庆东老师所讲述的这一切仿佛为我们揭示了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

  男生烫发要蓄发几个月,中间可以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