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钱塘江潮古诗全诗有声读(详细资料介绍)

施闰章生平简介及作品赏析
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宣城人。他是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康熙年间博学鸿词的选拔更是证明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施闰章历任翰林院侍讲,官至侍读。他的诗歌创作与宋琬齐名,被誉为“南施北宋”,传世作品集结在《学余堂文集诗集》中。
观钱塘江大潮有感
观赏钱塘江大潮,是一种令人震撼的体验。在雨中,海色开合,涛声如雷,仿佛千军万马奔腾于江上。大潮的声势之大,仿佛能驱策兵马疾驰,气势之强,犹如万山奔腾而来。观潮的人们,面对绝岸的倾覆之危,乘坐轻舟溯洄而上。想到伍子胥的遗恨,令人感叹不已。钱塘江大潮,是自然界的奇观之一,每年八月中旬,海潮与江水激荡,场面蔚为壮观。
施愚山画像及其诗作解析
施愚山的诗作《舟中立秋》,展现了他对时光的感慨。已近老年,他畏惧听到秋天的脚步,年光如流水般急促。阴云沉沉,岸草低垂,急雨打在滩舟上,形成一幅混乱的景象。他对时事的关注、对诗书的热爱、对军事储备的忧虑,以及对岭南地区的的担忧,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表达。他的另一首诗《山行图》则表达了他对山涧泉水的赞美,强调无论身处何处,都应保持一尘不染的本色。
施闰章的山行口号及其他作品
施闰章的信口吟成的绝句《山行口号》,描绘了他在山路上的所见所感。诗中描述了山间泉水的清澈明净,强调了其不受尘埃污染的品质。诗中的“出山何异在山清”,暗示了人的品质应如泉水般纯净无瑕,无论在世还是在野,都应保持本心。“独行侠”这一称号,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保持自身清白品质的坚定信念。
施闰章作为历史文化名人,他的诗歌创作及其生平事迹,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欣赏。他的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更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施闰章历史文化名人古诗赏析自然奇观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