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是谁说的

本文由【文化解析】原创,深度解读《易经》智慧,探寻古人文化精髓。
在《易经》的“随卦”中,有这样一句箴言:九四,随有获,卜凶兆。这句话揭示了一种人生的智慧和策略。字面上看,“九四”代表阳爻刚强的特性,拥有此特质的人实力与地位并重,具有巨大的潜力。他们若过度展示自己的能力,有可能会引来猜疑,如同“功高震主”。这是一种深深的智慧警告。事实上,“九四”同时也告诉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在获得和收获时的潜在危机和风险。贪心无厌往往会导致灾祸降临。正如古人所言:“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放下贪念和欲望,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正如林则徐在他的座右铭中所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样,太多的时候痛苦来自于我们对事物的贪求和过度的欲望。这就是老人的智慧:“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当我们真正放下对事物的渴求和欲望时,我们的内心才能真正达到宁静和平和的状态。人生的痛苦往往来源于我们对于得失、喜怒未获得的一种追求,也就是外在欲望的一种影响。《易经》中关于"无我之乡"的境界则是我们对内心的追求和向往。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才能真正面对生活的挑战。正如和尚所谈的无我境界:他们没有迷失于物质的诱惑中也没有陷入悲喜之中。真正的修行是超越物质层面的欲望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这就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真正的智慧是放下贪念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正如孔子所说:“无欲则刚。”我们最初来到这个世界带着纯真之心最后也将以同样的心态离开这个世界真正的收获不仅仅是物质的累积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经验和回忆的追求身外之物最终都会消失而真正的财富则是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只有当我们放下贪念和欲望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真谛和真正的幸福所在因此我们应该看淡一切欲望不被物质所困不被欲望所累才能真正的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