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为什么家里会有蜈蚣呢(详细资料介绍)

外科医师指出,遭遇蜈蚣咬伤后应急处理: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严重者需就医
在船寮镇的胡岙自然村,殷老伯遭遇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频繁被蜈蚣咬伤。更令人的是,这已经不是殷老伯一个人的困扰,他的邻居们也同样遭受着蜈蚣的侵袭。
殷老伯带领记者来到他的家中,展示那间昏暗且潮湿的卧室,他透露:“就在前几天,我睡在时又被蜈蚣咬了,脖子传来刺痛,我抓住它,捏死了它。昨天夜里,我的手也被咬了,现在仍然肿胀。”
殷老伯的儿媳妇柳建玲也有多次被咬的经历。她描述道:“那天我穿着裤子时,感觉像是被了一下,我在口袋里摸出了一条蜈蚣。还有一次,我看到灶台上面有一条很长的蜈蚣。”
胡岙村的许多村民家中都频繁出现蜈蚣。村民罗敏海表示:“我母亲经常被咬,一年至少被咬十来次。”这些蜈蚣不仅数量多,而且体型庞大,有村民曾见过长达20厘米的蜈蚣。尽管村民们已经对此司空见惯,但仍然感到非常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县医院的叶长永医师。他介绍:“被蜈蚣咬伤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畏寒、、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死亡。建议被咬伤后马上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叶医师还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3%的氨水或碳酸氢钠冲洗。出现疼痛可在家用冷水冰敷,严重或休克的情况则应及时就医,接受止痛镇痛及抗休克的综合治疗。”
蜈蚣在农村尤其是潮湿的环境中比较常见,如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以及破旧潮湿的房屋内。它们多在夏季夜间活动,有时会藏伏于衣物内。为了防止蜈蚣出没,建议大家首先要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其次可以适时在房间内喷洒驱虫杀虫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