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providewith造句(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providewith造句(详细资料介绍)  

模因(meme)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1976年)。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任何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并传播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模因。语言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在从一个宿主传递到另一个宿主的过程中,会经历四个生命周期: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Heylighen, 1998)。根据传播效果和范围,模因可分为模因和弱势模因,其中能够持续传播、经久不衰的模因被称为模因。

模因与写作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英语写作的起点在于模仿。学习者要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就必须模仿目标语言使用者的用词、造句、篇章结构和思维模式。他们通过相关模因因子成为宿主,通过背诵、练习等手段使模因进入宿主的认知系统并长时间保留。随后,通过写作对模因因子进行重新组合,实现模因的表达和传输。在这一过程中,背诵记忆尤为关键。熟练的背诵意味着模因在宿主记忆系统中停留时间更长,更容易成为模因,并通过写作这一沟通方式实现文字形式的表征,传播给其他学习者。

关于“以背促写”的模因写作。背诵是模仿的核心环节,但并非易事。学习者常抱怨背诵难以坚持、易忘,且难以将所背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写作能力。要使所背内容内化为知识和能力,学习者必须在阅读中标识出模因,强化对其的认知,并转化为模因,从而提高背诵效率及表达、传播能力。根据具体形式,英语写作中的模因因子可分为词汇模因、句型模因和篇章模因。

一)词汇模因:主要关注词块。词块因其可整体存储、提取和产出的特性而具有强模因特征。学习者在阅读中应注重词块的积累和记忆,特别是词语的搭配。例如,“The WTO is the main multilateral trading agreement, which provides a forum for countries to promote free trade and resolve trade disputes”中的词块。为了加深记忆,学习者可完整背诵此类句子,并在特定情境下使用,使之成为模因。

二)句型模因:典型的英文句型具有很强的模因属性。学习者需在记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理解不同句型的表达效果。例如,在表达因果关系时,“Unless we exercise foresight and devise growth-limits policies for the auto industry, events will thrust us into a crisis that will lead to...”等句型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学习者需理解此类句子在表达复杂关系时的优势,并特别注意连词和定语从句的运用。

三)篇章模因: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篇章结构。具体到不同的表达目的,作者也会对信息进行特别的安排。如Edward和Dave关于“日本成功的秘密”的讨论,作者采用了先驳后立的篇章结构。学习者需总结作者的篇章规律,并在背诵中强化认识,使此类结构成为模因。

教师在教学初期可帮助学生标记模因,如词语搭配、句型等,引导学习者掌握其特点和表达优势,并进行中英文对比分析。持续的注意力有助于模因转化为模因,提高在学习者习作中的复制、表达和传输频率。

本文作者为杨蔚,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副教授。本文基于其进行的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模因论的‘以背促写’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湘教通[2018]436号)。

  丹凤千字科普:providewith造句(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