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形容书比较多的四个字词语有哪些(详细资料介绍)

“医学人文”这一理念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四五十年的时间,而“叙事医学”这一术语被大众所熟知却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相比之下,《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早在200多年前就已成书。在李远达的新书《大观园的病根:〈红楼梦〉人物的身心困局》中,这三者却神奇地交融在一起了。
叙事医学鼓励医务工作者倾听患者的疾病故事,通过故事了解患者的生命经历以及导致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从而真正关注到患者这个“人”,治愈这个“人”。我将叙事医学视为“医学人文的实际应用方式”。
我的团队中年轻的成员大多来自文学或语言学背景,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学科研究方法转向医学人文和叙事医学的研究,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远达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近年来专注于古代小说、戏曲中的医学叙事以及易代之际的文学与思想研究。
远达的研究对象之一是《红楼梦》。我们讨论后认为,这部小说中的医学与健康描写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后来,他参与了我主编的卫健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叙事医学》的编写,并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了《红楼梦与健康文化》的公共选修课,这都是与这一主题紧密相关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也可以说是这本书的“发起人”之一。远达鼓励我为此书作序,借此鼓励从事医学人文交叉研究的同道,在学术研究的未知领域勇于探索,走出自己的道路。
远达告诉我,他阅读了数千万字的古典文学作品后,发现叙事医学和医学人文思想就像是为这些散乱的文字找到了一条主线,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
南宋大儒张栻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远达以文学经典《红楼梦》为基础,深入细读文本,探究小说与古代健康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健康医学知识与思想如何影响小说的叙事。他的研究特色在于提出的疾病隐喻结构、读法等观点,均为新颖独特。
书中的问题如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贾府里的人是否真的健康?冷香丸效果如何?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大观园人物的身体健康,还涉及他们从医文化视角解读《红楼梦》的可能性,以及人物病症背后的身心困境和更深层次的时代问题。
除了分析《红楼梦》人物的生理病痛,书中还深入挖掘了他们的精神压抑与挣扎。远达不仅探讨了疾病如何服务于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还揭示了其中的社会隐喻。他积极参与叙事医学研究团队,与医护人员紧作,积累了丰富的医患沟通素材。这些实践使他能更清晰地看到《红楼梦》人物疾病的多层次隐喻。书中的“个体病弱—家族衰亡—社会危机”三维结构是他基于实践观察提出的理论框架。
可以说,这本书是广义叙事医学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鲜活例证。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并从新的角度理解国人对医健康的认知、习俗及其艺术表达。
(作者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这篇文章发表于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