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其实我们常常也这样,总担心些不必要的事。


“杞人忧天”这个古老的成语,如今看来,仿佛是对那些空穴来风、无端担忧的最好形容。然而,细细想来,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在不经意间扮演过杞人。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数,这让我们本能地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处境产生担忧,害怕失去,害怕意外,害怕那些尚未发生却似乎可能发生的“灾难”。我们可能为尚未到来的考试过度焦虑,为可能失去的工作心神不宁,为别人的看法而辗转反侧,为遥远的、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风险而夜不能寐。

这种担忧,很多时候确实是多余的。过度沉溺于“万一”的可能性,不仅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甚至可能让我们错失眼前的机遇,无法享受当下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了,我们也有能力去应对。认识到这一点,并非要我们变得盲目乐观或冷漠,而是要我们学会区分真正的风险和杞人式的想象,把关注点放在可以掌控的事情上,减少不必要的内耗,用更平和、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毕竟,过度的忧虑,并不能改变未来,反而可能蹉跎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