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oppo a57解锁怎么解(详细资料介绍)

在CES2015上,华硕ZenFone 2的亮相让人们首次见到了配备4GB运行内存(RAM)的安卓手机。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顶配版小米note也步入了4GB内存的行列。似乎,“4GB内存+64位处理器+64位系统”已经成为了旗舰产品的标配。那么,4GB内存是安卓手机的极限吗?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安卓手机的内存达到4GB呢?在“32位系统+32位处理器”的时代,手机内存的最大容量仅限于3GB。随着64位安卓5.x系统的出现,它配合64位处理器,开启了4GB内存的使用之门,并为后续更大容量的内存应用打下了基础。
在过去,当大多数PC电脑的内存还是2GB时,安卓手机已经取代PC成为消耗内存资源的大户。与PC电脑类似,手机中的所有程序运行都是在内存中完成的。内存的容量和读写速度是手机性能表现的关键。在处理器性能充足的前提下,运行大型游戏时,2GB内存的手机比1GB内存的手机更加流畅。
在安卓系统诞生的七年里,安卓手机的运行内存增长了16倍。每一次安卓系统版本的重大升级(从安卓 1.x到5.x),都伴随着安卓手机内存容量的迅猛增长。早期256MB内存就能在安卓 1.x时代游刃有余,而512MB内存则在安卓 2.x时代所向披靡。
探究其原因,早期智能手机的CPU性能较低,ROM(机身内存)和RAM(运行内存)采购成本高,无论是安卓系统本身还是App程序,其结构相对简单,占用ROM的容量小,RAM运行起来并不吃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ROM机身内存的单颗容量已达到128GB,CPU也发展到20nm级别的骁龙810,其性能堪比生产力工具,同时需要共享RAM运行内存的高性能显卡。当显示器分辨率提高至2K级别时,它需要占用更多的RAM作为显存,这些都刺激了安卓手机对RAM的需求。
随着安卓系统、App软件的不断更新,它们占用的ROM存储空间越来越大,我们的安卓手机也越来越吃内存(RAM)。在现行的安卓4.x到5.x的安卓手机中,没有2GB RAM很难流畅运行。这意味着1GB RAM满足基本需求,2GB RAM让生活更舒适,3GB RAM已是中高端配置,而4GB RAM则是高端豪华体验。
即使使用3GB RAM的安卓旗舰手机,用户仍感到不够流畅,卡顿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那么4GB RAM是否够用?安卓手机还需要更大的运行内存吗?
无论是PC电脑还是安卓手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找到单个程序能完全消耗掉4GB内存的情况。那么为什么手机需要4GB内存呢?这可以从手机的多核处理器和三星note系列的分屏技术中找到线索。这些技术是为了支持多个程序同时运行而配备的,因此4GB内存绝非终点。这还需要从安卓系统的机制来探讨。
安卓手机特殊的垃圾回收机制有其优缺点。该机制类似于橡皮擦原理,虽然可以精准清除污垢并保留需要的内容,但回收机制处理速度相对较慢。一旦运行大量不同的安卓应用,如果安卓手机的内存不足以支持这套机制的运行,那么运行速度就会下降。许多安卓机主都有这样的体验:切换界面、接电话、解锁等都会卡机,甚至查看照片也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如果安卓手机的处理器性能强大(加快处理速度),内存容量大(相当于增加多个橡皮擦),那么会有显著的优势。它可以保证大量软件同时运行,大容量的内存方便“安卓垃圾回收机制”调用内存,让系统保持相对流畅的状态。并且用户切换回之前的应用时,仍能保持在上次的状态。
目前1GB内存的安卓手机已难以应对安卓4.x到5.x系统的运行需求;2GB内存的安卓手机可以较好地应对中等程度的日常使用需求。想要获得更高的使用体验,不仅需要3GB甚至4GB的内存,还需要一颗性能强劲的处理器。这也是为什么顶配旗舰手机采用4GB内存的还会配备高性能的处理器。
大容量内存的手机意味着要从用户的钱包中掏出更多的钱。内存价格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它并非固定不变,涉及到厂家的价格炒作、自然灾害造成的产能减少等因素。当内存价格处于高位时,厂家会压缩内存容量以控制手机的生产成本。
手机内存容量与手机的零部件总成本息息相关。以IHS在2013年公布的iPhone 5S成本为例,其16GB ROM版本的“1GB内存”占据“零部件总成本”的5.77%。如果升级到2GB内存则占到10.9%,而4GB内存则接近占到总成本的20%。由此可见,手机厂商对内存价格波动的敏感度极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是手机厂商们的常态反应。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LP DDR即将步入更新换代阶段的新一代DDR技术的现状趋势在将来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潜力比如将会极大提升手机性能和内存容量大幅降低功耗提升数据传输速度等新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