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io1.1x800和极动鲨(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io1.1x800和极动鲨(详细资料介绍)  

最近科技圈发生了一宗引人注目的乌龙事件。

8月底,和边境保护局(CBP)宣布截获了2000个所谓的盗版AirPods。按照正品价格计算,这批耳机的价值高达398000美元,约合币2717902元。

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这批被截获的耳机实际上是一加推出的OnePlus Buds真无线耳机。

▲CBP发布后迅速被网友发现,原来这是一宗乌龙事件。

这场误会也反映出市场上存在大量真无线耳机,其外形与AirPods极为相似。为什么会这样呢?

AirPods开创了真无线耳机市场,引领了一场行业的大跟进。

一位数码产品爱好者朋友曾告诉我,AirPods的舒适佩戴感、与苹果设备的快速连接、低延迟高续航等特点,让它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苹果产品之一,同时也催生了真无线耳机市场的繁荣。

根据IDC发布的报告,2020年上半年无线耳机市场出货量为4256万台,同比增长24%。其中真无线耳机占比64%,同比增长49%。

目前苹果在售的AirPods价格分别为1246元、1558元、1999元。而在国内电商平台的补贴、促销等策略下,AirPods 2的价格甚至突破了800元,AirPods Pro的价格则在1500元左右。

这些价位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不同消费者的手机、购机预算、功能需求各不相同,这直接促使大量品牌进入真无线耳机市场,推出不同价格、样式、功能的真无线耳机。

在IDC的报告中还提到,2020年上半年,苹果在国内无线耳机市场份额为18.1%,其他份额则被小米、华为、漫步者等厂商瓜分。

▲图片来自:IDC

AirPods在开启真无线耳机市场的也树立了行业标杆。其他厂商进入这一市场时,不可避免地要与AirPods进行对比,追赶AirPods成了他们的共同目标。

但追赶AirPods并不容易,其他厂商面临诸多难题,其中芯片是最大的门槛之一。

AirPods之所以能超越市场上的大多数真无线耳机产品,在连接稳定性和低延迟等方面处于业界前列,与其使用的芯片有着极大关系。

传统蓝牙耳机大多采用主副耳机的方案,即连接设备通过蓝牙将声音数据传输至其中一只耳机上,然后这只耳机再通过蓝牙将数据传给另一只耳机。

两只耳机数据传输不同步,延迟不可避免。

我们之前的文章提到过,初代AirPods通过W1芯片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苹果在原有蓝牙协议上加入了一套多重链路和机制。通俗地说,在主设备(iPhone)成功连接AirPods后,声音数据会传输到其中一支主耳机上。

主耳机和副耳机之间还存在一个双向传输机制,数据互相传输确认,保证数据同步。而且当主耳机收到来自主设备的数据后,副耳机还能主动“嗅探”主耳机收到的数据,进一步降低延迟。

新款AirPods则使用了更为先进的H1芯片,进一步降低了延迟并增强了稳定性。

经过几年的追赶,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类似芯片产品,例如高通就推出了基于TrueWireless技术的芯片。这种芯片除了支持低耗电的蓝牙技术、快速连接设备外,还能支持副耳机镜像复制主耳机收到的数据,有效降低延迟。

我向深圳耳机行业人士询问这一问题时,他们表示:现在真无线耳机的技术门槛已经很低了,更高的难度在于降噪技术。技术门槛的降低催生了大量真无线耳机的问世。除了盗版AirPods外,还有许多品牌推出了与AirPods外形相似的产品。

▲在电商平台搜索真无线耳机时可以发现许多与AirPods外形极为相似的产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方面是因为AirPods开创了真无线耳机市场并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AirPods的外形设计确实代表了真无线耳机的最优解之一。不同的耳机外形往往会对佩戴稳固性、佩戴舒适性甚至音乐传输和音质产生影响这些都是用户非常重视的部分。市面上的真无线耳机大致可以分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两种类型在许多人看来入耳式耳机的佩戴时间久了会产生“异物感”。因此像AirPods这样的半入耳式设计更受欢迎为了设计出适合大多数人佩戴的耳机苹果在外形设计上花费了大量心思从最初的EarPods到现在的AirPods它们都能适应绝大部分人的耳朵形状尽管每个人的耳朵都不尽相同但仍然具备一定的相似性苹果的设计师们通过对数百人的耳朵进行3D扫描找出相似的地方设计出最普遍的耳朵形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耳机外形最终得出了EarPods和AirPods的设计方案这一过程花费了三年时间之久▲图片来自GearPatrol当然除了外形设计之外公模耳机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如何适应大多数人的耳朵轮廓同时还要保证佩戴的舒适性和音质的

  丹凤千字科普:io1.1x800和极动鲨(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