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主机里的speaker是什么(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主机里的speaker是什么(详细资料介绍)  

成立黑撒乐队已经快十年了。

自第一次写歌至今,已经差不多过去了。

回首这段时间,奔跑在音乐之路上,时间似乎流逝得更快。

作为一名职业音乐人和乐队主唱,我早已习惯排练、演出和在不同舞台上唱歌。

但我更热爱的是日常弹琴、写歌,以及捕捉生活中每一丝灵感的时刻。创作的过程,是与音乐最直接对话的时刻,那才是最快乐的。

近两年,我和乐队的小伙伴们一直在创作黑撒新专辑的歌曲,积累了大量的歌词草稿和作品Demo在电脑里。还给《暴走大事件》节目创作了一首主题歌,是诙谐无厘头的说唱风格。

许多朋友询问我如何进行音乐制作。其实在这个科技时代,以电脑主机为核心工作站,借助强大的专业音乐软件,完全可以实现家庭音乐工作室的梦想。当我刚开始接触电脑音乐时,PC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我记得我那台最老的电脑只有4G的硬盘,现在看来甚至不如最低端的智能手机。那个时代的内存只有128M,CPU是AMD推出的第一代K7芯片,主频只有266MHZ。显卡最高只支持800600分辨率。

就是使用那台现在看来已经过时的老爷车,我依然完成了四张自己的唱片。随着科技的进步,音乐软件不断更新,我已经换了四台电脑。硬件配置不断提升,做音乐的体验也越来越好。一台性能强大的电脑主机,不仅可以应对日益庞大的音乐软件消耗,更能在后期缩混时提供更快的处理速度。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在对音乐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前期录音经常达到24Bit、48000Hz(甚至96KHz)的精度,录音文件体积膨胀,对CPU、内存和硬盘的性能是极大的考验。音乐软件如录音缩混、MIDI制作也在不断进步,各种强大的软音源、软效果器插件层出不穷。想在做音乐时保持流畅的操作,不被机器卡出翔来,真是不容易。当灵感爆发时,我写一首歌可能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但后期录音制作却需要数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

我的上一台电脑是AMD X641处理器和8G DDR3内存,前两年还能勉强使用,但到了2016年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有时在Cubase里打开一个音乐工程就会卡顿半天,试听时也常常因为CPU速度跟不上而出现爆音或延迟。甚至有时工程崩溃,如果刚好没来得及保存,就只能对着电脑屏幕抓狂。

最近我体验了一款三星新推出的魔术方块电脑主机,这款电脑的配置有很多亮点。它配备了INTEL 第六代i7-6700 酷睿3.40GHZ 四核八线程处理器,对于多媒体运算来说非常强大。内存是三星DDR4 16G 2133Mhz,速度和容量都非常出色。显卡是AMD RADEON RX 460,2G显存,对于视频后期处理和渲染也有很好的表现。主硬盘是三星256G SSD固态硬盘,系统运行和各种数据传输都更加迅速。

除了性能强劲以外,这款电脑主机的外观也让我非常感兴趣。它像什么?垃圾桶?保温瓶?空气净化器?反正不像一台电脑!它充满科技感,既炫酷又让人觉得萌萌哒。而且尺寸不大,重量也挺轻,有一定的便携性。如果出差携带的话,重量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差不多。

我首先用这台电脑重新录制了《暴走大事件》的主题歌新版,来测试它的性能。三星魔术方块预装了WIN10 64位操作系统,我安装了自己最常用的音乐软件平台Cubase SX、Fruity Loops,以及一些常用的音源插件如RMX鼓机、音频效果器如Waves插件包、BlueTubes插件包等,一切都非常顺利。

打开Cubase的时刻,我感到幸福感瞬间来临。习惯了旧电脑每次打开需一分钟的焦灼等待,现在只需不到10秒就进入Cubase界面,真的有点不适应。新建工程、创建音频轨道、录制吉他都非常流畅。加载RMX软音源做鼓也毫无压力。

录制完人声后,整个工程已经有十几轨,包括Wav音频和MIDI文件。我开始给每一轨挂效果器,吉他轨道挂了均衡、压缩、混响,人声轨道更是每一路都添加了差不多6、7个插件效果器。尝试播放后非常流畅。最后在总输出通道上加载了一个母带处理效果器:Izotope臭氧7,这个效果器是资源消耗大户,以前的电脑每次挂上它都会卡死,但魔术方块表现非常出色,不仅能顺畅播放,而且实时调整参数进行运算时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迟滞感!

刚好最近我们黑撒乐队要录制一首新单曲《如果这些都可以》,我带着三星魔术方块去了我们的工作室:时音唱片。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对这个外形奇特、全金属机身的新玩具充满了好奇心。我们决定实际操作一下!录吉他、做鼓、做贝斯、录键盘、录人声……在几十轨

  丹凤千字科普:主机里的speaker是什么(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