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联想平板安全模式有什么用(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联想平板安全模式有什么用(详细资料介绍)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4月,联想公司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旗舰商务笔记本——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元启版。这款新品的一大亮点是加入了4G LTE网络功能,弥补了之前X1 Carbon 2025产品系列无法独立联网的遗憾。此次LTE升级覆盖了整个ThinkPad X1C Aura家族,包括Ultra9-288V、Ultra7-255H、Ultra5-225H和Ultra7-258V等机型。

为了庆祝这次升级,联想还为前1000位购买的用户提供了“终身”免费流量服务。用户将享受第一年的流量套餐(共12个月);而“终身免费流量”服务则可以多次领取,累计享受长达两年的免费流量。

面对这样的优惠,有人可能会觉得疑惑:手机开启热点共享网络这一功能,在20年前就已经普及了;在智能互联时代,部分电脑甚至能直接调用手机网络,无需手动开启热点。既然网络共享如此方便,为何还需要这些“蜂窝版”电脑呢?

实际上,电脑移动上网的需求一直存在。要探讨笔记本独立LTE上网的必要性,我们需要回顾一个已经近乎“失传”的设备——笔记本电脑网卡。这里的“网卡”并非我们熟悉的“U Wi-Fi”网卡,而是一种带有天线,可以直接连接蜂窝网络(GPRS)的无线网卡。

这种古老的网卡采用的是古老的PCMCIA接口,但如果我们抛开网卡的形状不谈,其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后来的3G/4卡并无太大差异。这种网卡自带“手机天线”,可以独立访问GPRS等手机网络,并以外部独立设备的方式接入电脑系统,为电脑提供独立的网络连接。

虽然当时尚未出现“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但随处可见的2G信号塔为这些网卡提供了触手可及的网络。与此当时的Wi-Fi技术(802.11b)才刚刚起步,只有极少数店铺提供Wi-Fi网络,而且速度异常缓慢。相比之下,这种“网卡”显然更可靠,堪称随身宽带。

到了2010年前后,随着Wi-Fi技术的普及和笔记本电脑的“瘦身”,这种体积庞大、使用不便的PCMCIA上网卡逐渐消失。Wi-Fi逐渐成为了移动上网的主流途径。

尽管U上网卡的需求并未完全消失,但由于受到Wi-Fi技术的带宽和带机量的限制,公共Wi-Fi的质量难以保证。公共Wi-Fi的安全性也令人堪忧。相比之下,U 3卡直接连接基站,不仅享受单人独享的完整带宽,而且网络安全性更高。部分公司定制的U上网卡甚至内置了企业VPN,可以远程访问公司内网。至今,这种网络直连的能力仍是LTE笔记本的核心竞争力。

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普及从根本上动摇了笔记本上网的意义。尽管笔记本是一个“移动设备”,但不同于手持设备,它终究还是要找个固定的场所使用。智能手机的普及对笔记本电脑的功能进行了分流。曾经必须“坐下、打开电脑”才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只需在手机上“点两下”就能完成。这种功能上的分流直接削弱了笔记本电脑大多数轻度联网场景的意义。

正因如此,在2014年到2018年(4G爆发)这段时间里,自带LTE的笔记本市场空间开始大幅收窄,只有ThinkPad等极少数商务电脑仍保留着这一配置。对于确实存在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需求的用户,如媒体人、驻场工程师、野外科研人员来说,笔记本电脑独立连接LTE网络的能力依旧不可替代。

首先是电量和的问题:长期用手机开热点的朋友都知道,给笔记本共享网络是非常耗电的,甚至无法用电脑给手机充电来弥补。显著的也会使手机变得卡顿。即使解决和电量的问题,手机和电脑在信号稳定程度方面也有天壤之别。电脑产品尺寸更大,能容纳的LTE天线阵列也更大,其LTE网络稳定性和搜网、抢网能力会比手机热点更强。

除此之外,电脑直接接入LTE网络相较手机热点方案还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例如在上海车展上,我的朋友就亲身体验了一次LTE笔记本的上网能力:由于现场人实在太多,Wi-Fi干扰极为严重,但LTE笔记本却能和手机一样正常联网发稿。

随着移动办公概念的进一步普及和AI PC的兴起,独立连接蜂窝网络这一能力已经成为了旗舰商用笔记本电脑的“专属技能”。那么这一需求是否会因手机等设备的发展而彻底消失呢?我觉得不会。尤其是随着eSIM和集成基带的成熟降低了笔记本直连LTE网络的硬件成本后更加如此。另外从行业角度看随着AI PC的发展也需要联网来满足其工作需求而这种直接联网方式提供了一个高效和可靠的解决方案这将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套技能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对于企业来说未来要想突出产品

  丹凤千字科普:联想平板安全模式有什么用(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