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诡秘之主隐者什么时候加入的(详细资料介绍)

七月河畔的北国冬韵
北国的冬天,总是给人一种水瘦山寒的感觉,即使是北京也不例外。每当我看到街头那光秃秃的乔木,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这种感觉会瞬间消融掉我对国都的原有期望和兴致。如果我放心的束缚,不去在意北京的干燥气候,那么这里的景色和四季如春的江南也相差无几。因为尽管北国冬天气息浓烈,却也蕴藏着如江南一般的情感。
我能够与小月河近距离接触,完全是得益于好友的牵线搭桥。或许是因为在江南生活过久而产生的奇怪心理,即使面对飘雪的季节,我也并不畏惧寒冷。好友知道我的北上想法后,早早地为我安排好了住处。当我被领着进入租居的房间时,我惊喜地发现这里的环境异常静雅,这是我来北京所不敢奢望的。好友故意调侃道:“怎么样,这里的环境符合你的要求吗?”我惊叹道:“太美了,我仿佛置身于翡冷翠!”
寻找这样的住处想必是费了一番周折的,但小月河并没有像好友所说那样让我产生“欲归还小立”的深情。或许是因为冬天的严寒摧毁了它的美景。被赋予诗意的小月河在久别之后竟然会生出一些向往的情愫。我知道,这些情愫绝非眼前这条被现代文明改造后的小月河所给予,就像我相信小月河之名绝非那个手持蒙古刀的壮汉忽必烈所提及。在我内心深处,小月河应该是那段被历史遗忘后自由与野性的小月河,是青荇招摇、清波荡漾的小月河,是“鹭鸟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的小月河。
我常常陷入矛盾与自责之中。其实有很多月夜,我都会悄悄地来到小月河边。小月河旁有一处被称为“海棠花溪”的景点是我特别喜欢的。每次去我都会坐在赏花台上,一边欣赏着海棠树下的美景,一边想象着苏东坡“只恐夜深花睡去”的诗意,一边目光掠过叠嶂脆竹后的青砖古宅。我邀请心中的语堂先生,想象着能与胡适之一起漫步在河堤上。这些都是我心中小月河所给予的现实无法比拟的,但我每次却无法释怀,让自己长久地陷入一种近乎折磨的情绪中。或许,并非因为这里是寒冬或没有山峦,而是因为无法领略其中的。
小月河不同于我,她没有人类的拘谨。她像一位经年的隐者,直面并不屑于人类对她的贪婪和侵犯;她更像一位洗尽铅华的佛家弟子,任香人们的脚步因兴趣而至,又因兴趣而去。在小月河面前,我也只能算是一位对她充满兴趣的香人。这样想,我似乎沾染了小月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名士风骨,仿历了佛法的洗礼,远离了世俗的风雅,整个人变得平和。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平和的福气,我才能重新与小月河相处,才能在她身边悠然享受消夏的乐趣。
错过了海棠花溪的四月天,北国的夏天便悄然而至。本以为福州的冬天让我感受到了南国的温和与舒畅,北京的夏天也应该如此。大暑刚至,北京便如金陵一般,成为赤热难当的城市。但在这样的盛夏时节,小月河之夜却有着别样的天趣。
与冬天一样,我选择在月色明亮的夜晚来到小月河,渴望能捕捉到《荷塘月色》般的景致。小月河的南岸被我称为翡冷翠,那里的小山体是元都土城失落的孤儿。坡体上长满了遮天蔽日的槐柳与云松,郁郁葱葱。夜晚在这里游玩,石板小径会引着你曲折前行,清风招摇的夏月伴随着你一路前行。当你被不知名的草香、树香、花香所吸引时,忽然出现的鸣蝉或飞舞的昆虫会让你惊醒。虽然这有些惊悚,但或许这正是夏天的魅力所在。时而遇到的东西会让你联想到百草园中的蛇类故事增添一种神秘感令人紧张又好奇驱使自己向前探索但最终还是被内心的慌乱所阻止在距离目标仅有一杆之遥时放弃前行然而这一步下去却仿佛连自己的声音也听不到就在你纳闷之时那东西突然坐起露出两个人头来让你瞬间惊愕
正是担心“蛇”的出现了消夏的兴致,我更倾向于靠近海棠花溪的北岸。说到消夏的最佳去处,小月河方圆之内恐怕只有海棠花溪最为宜人。溪台与小河相互映照美景天成悬月、静谧的小月河以及河堤上嬉戏、聊天、赏花的人们无意中都成了消夏的美好元素而这些消夏的元素也都得益于夜下的小月河在为你驱除暑气时的美妙变化其中最引人惊叹、讶异与兴致的莫过于那些隐藏在深暗处借月歌唱的夏虫们这样的夜晚小月河的夏虫们绝不会沉默幽居柳林的鸣蝉、贴着溪台根思考的蟋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