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鞋子胶水已凝固怎么去掉(详细资料介绍)

曹治超,这位出生于90年代的年轻人,在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车辆中心担任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他与地铁有着深厚的缘分,亲手为地铁加油,感受到了齿轮油的粘稠与稠密,以及油抽带来的费劲。他说:“为地铁加油就如同为城市的脉搏加油,每一滴都关乎城市的运转。”
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加油方式已经被淘汰。曹治超自豪地分享,他们研发了电客车齿轮箱加油机,这台小小的机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每年为公司节省了5.68万元的成本。如今,这台装置已经全线推广,背后凝聚了技术人员从实践、摸索到创新的心血。
回忆起初入郑州地铁的日子,曹治超参与了一号线和二号线开通时的调试和日常检修。那时的工作环境艰苦,缺水少电,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毫不退缩。他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的意志。”
2016年,曹治超成为电子兴趣小组的核心成员,面对电子板件维修的挑战。他们不仅解决了耗时耗力的换件修问题,还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地铁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夜以继日地学习,攻克了LCD屏控制板维修的难题,为芯片级维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出色的检修技艺和不懈的钻研精神,曹治超在科研创新、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以此为基石,2017年,“曹治超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主要致力于电客车电子板件的研究与维修。他带领的团队累计研究电客车电子板件51份,节约维修成本达950余万元,并成功申请专利10项。
在郑州地铁的维修团队中,像曹治超这样敢于创新的新生力量正逐渐增多。团队里不仅有90后的“老大哥”,也有充满活力的95后。他们共同构成了新时代轨道检修技术工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奋斗群像。
如今的曹治超依然忙碌在列车检修车间与工作室之间,他坚信:“虽然自主创新研发的道路不易,但我们必须坚定走下去。”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为郑州地铁的运行贡献力量,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