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学生心声20~30字(详细资料介绍)

我对教学怀有极大的热情,通过投身其中,我期望自己的教学能力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首先针对课堂模式进行了。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已显而易见存在弊端,我希望能通过来提高教学效率。
我在高一年级的课堂中率先实践了教学。课前,我会发放导学案给学生们预习并完成。课堂分为三个环节:检查预习、分组讨论和展示交流。每个班级被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六人。整个课堂主要由学生掌控,教师则作为旁观或倾听者。将课堂从传统的教师授课转变为由学生主导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积极投入到导学课堂中。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被充分激发,这使得课堂教学既轻松又高效,我对自己的教学成果感到非常满意。
在一次公开课上,一名学生的发言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那堂课我教授的是李白的《蜀道难》,依然采用导学模式。当进入展示交流的环节时,语文课代表刘英走上讲台,她坦诚地告诉我,她的发言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她疑惑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真正有效。她表示,虽然学生们渴望自由讨论和发挥,但他们也期待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刘英的发言让我,我重新审视了导学课堂的效率。
在录课视频中,我发现学生在讨论时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学习有效性受到影响。我感谢刘英的直言不讳,并决定改进教学模式。在检查预习和课文导入环节,教师会起到主导作用,而在学生展示交流时,我会适时点拨指导,把控课堂节奏。
改进后的课堂模式效率更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这让我认识到,倾听学生的声音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适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认真倾听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使课堂更加完善。
(作者单位: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
此文发表于《教育报》2025年4月25日第九版,作者张青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