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东湖评论:环肥燕瘦”各有千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当这个6岁的小女孩面对喜爱的食物,一脸认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吃太多会长胖,那样就不好看了。”这引发了我们对当下审美观念的深刻反思。
在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我们的审美观念历来多元且丰富。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女,到大唐盛世的,再到宋代女性的清新素雅,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然而如今,一种单纯的“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势席卷而来,让许多人陷入焦虑。
诸如A4腰、反手摸肚脐等挑战,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加剧了女性对身材的焦虑。近年来大热的“BM风”、“白瘦幼”等穿搭风格,更是让许多女孩陷入自我苛责的漩涡,为了迎合所谓的“美”而盲目减重。
青少年是我们和的未来,然而他们正处在一个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阶段,因此更容易受到这种畸形审美观念的影响。因减肥而盲目节食的悲剧屡屡发生,让人痛心。
那么,为什么大众如此追求“纸片人”身材?为什么减肥成为许多人的终身目标?这与媒体宣传的单一审美标准有很大关系。一些所谓的“标准”被明星模仿,通过媒体放大,激发了大伙的容貌焦虑。
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真正的美:夏思凝在田径赛场上的健康美,董明珠在本职岗位上的坚毅美,张桂梅在三尺讲台上的无私美……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追求的真正的美。美是多元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定界。无论白皙透亮还是黝黑健康,无论身材纤细还是饱满,都是美的一种表现。
我们应该放下容貌焦虑,将更多时间用于自我提升。在诗书中培养气质,在拼搏中锻炼品格,在逐梦中实现价值。让我们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美,共同构建一个健康的、多元的审美价值观的主流社会。“各美其美,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篇文章的来源是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是龚云(宜昌兴山),经过王舒娴的编辑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