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翘嘴鱼学名是什么鱼(详细资料介绍)

翘嘴鱼和草鱼,这两种鱼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无疑是熟悉的身影。它们分属不同的类别,在自然环境中一般不会出现杂交现象。
最近在广西,一位钓鱼爱好者却声称他在大河里捕获了两条奇特的“大白鱼”。这两条鱼的鳞片雪白,身体形状像草鱼一样呈梭形,但同时又展现出翘嘴鱼的一些特征,比如细碎的鳞片和微微翘起的鱼头。这位钓鱼爱好者表示,他从未在本地见过这样的鱼种。
这让人们开始产生疑问,翘嘴鱼和草鱼是否有可能通过杂交产生新的后代?或者是这是人工培育的新品种?
实际上,这种鱼在当地被称为银鳕鱼,又名大鳞鲃,是一种近年来在西南地区的养殖业中迅速兴起的鱼种。它的实际学名是大鳞鲃,是一种从乌兹别克斯坦引进的杂食性鱼种,主要以植食为主。
很显然,这位广西钓鱼人在河里捕获的这两条“怪鱼”,应该是从养殖场意外逃逸的银鲕鱼。它们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属,从外形上可以判断它们是一种“鲤鱼”。相对于本土的鲤科鱼种,大鳞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较快的生长速度、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等特点,因此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养殖鱼种。
据了解,大鳞鲃最早是在2003年由我国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乌兹别克斯坦引进,之后开始人工繁育研究。随后在2008年开始在苏北地区养殖,并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这种鱼的出现受到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喜爱,虽然看起来并不凶猛,但力气极大,钓到它们会非常有成就感。
至于烹饪方法,虽然很多人对这种“新鱼种”表示迷茫,但有建议表示可以尝试红烧,因为银鳕鱼的肉质鲜美,肉厚如“鲤鱼升级版”。其他烹饪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对于了解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的朋友们来说,一种鱼如果开始大面积养殖,就可能入侵自然江河。近年来,在野外江河钓鱼时钓到银鳕鱼的已经不止广西这位钓友。尤其是去年大洪水过后,因为养殖逃逸的原因,银鳕鱼的身影时不时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预测未来,银鳕鱼可能成为长江流域的“常规鱼种”。
那么,读者们所在的地方是否也出现这种银鳕鱼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