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油炸蚕豆的正确方法(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油炸蚕豆的正确方法(详细资料介绍)  

以前老宝应城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听到炸炒米的吆喝声。炸炒米的人推着特制小车,车上装备有像铁葫芦一样的铁锅、小炭炉子、纱口袋等。一有人前来炸炒米,他们便忙碌起来,摇动炒米机,同时拉着风箱。当锅内压力达到一定水平,他们会大喊一声“响啦——”,孩子们则会捂着耳朵四处跑开。等响声过后,孩子们又迫不及待地聚拢过来,享受那香喷喷的炒米。只要听到吆喝声,许多人就会带米前来等待炸炒。

宝应人在走亲戚时,亲戚习惯用鸡蛋瘪子泡碗炒米招待客人。根据口味,可以加入糖或盐、酱油等调料。

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句话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水门桥从西到东的二三百米路程中,了各类手艺人,其中就包括炸炒米的。我家西边有个来自乡下的炸炒米师傅,初来乍到,生活简朴,舍不得吃喝。他整天吆喝着:“炸炒米,炸炒米……”晚上才会舍得买些东西吃,然后在小河边简单洗漱,在人家屋檐下和衣而睡。这位炸炒米师傅虽个子不高,但身体硬朗,十分能吃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老虎灶”的范大爹爹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范大爹爹看炸炒米师傅一个人很辛苦,便让他住进自家的柴栅里。炸炒米师傅十分感激,时不时买些东西给范大爹爹,两人还一起喝酒聊天。时间长了,范大爹爹把他当成了家人。

这位炸炒米师傅以炸炒米为生,断断续续在宝应走街串巷有十年之久,收入不错。小时候,我一看到炸炒米的人就会围上去。他们挑着担子,担子里有风箱、木柴、爬爬凳子、炒米机等。炒米机后面装有压力表和摇把子,还有一个特制的袋子用来装炒好的米。

炸炒米的人一吆喝,就有人带着米、玉米、蚕豆前来。特别是拿蚕豆来的人,炸炒米的人会建议他们先用水泡一下,这样炸出来的蚕豆又香又脆。人多时,大家都自觉排队,这时炸炒米的会询问是否要加糖精。有人来点头后,他会倒出糖精和米一起放入炒米机里。不一会儿,只听一声巨响,白花花的炒米喷进袋子,一团白雾迅速腾起。

那时过年时特别热闹,不仅炸炒米,还炸蚕豆和爆米花。虽然炸炒米这门手艺辛苦,但不少人的生活因此而过得富裕,甚至住进了楼房。现在虽然很难看到炸炒米的人,但我对那香气四溢的炒米依然怀念。随着社会进步,生活变化多端,人们对传统手艺的怀念越发浓烈。旧时的炸炒米,在我的记忆中仍然喷香、美味。

  丹凤千字科普:油炸蚕豆的正确方法(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