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鲁迅先生的四个称号(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鲁迅先生的四个称号(详细资料介绍)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周海婴先生的著作《直面与正视:鲁迅与我70年》出版20周年。在这本书中,周海婴先生首次以他的个人视角,描绘了鲁迅作为父亲的真实形象以及他的精神品质,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慈爱和温暖的鲁迅,一个作为平凡人的形象。

翻阅这本书,你会被鲁迅与儿子的互动所感动。初为人父的鲁迅,尽管已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巨匠,但仍流露出为人父母的独特柔情。他会宠溺地呼唤儿子的小名“小狗屁”,“小乖姑”,并与其一起参与平凡的家庭活动,如赏鱼、看电影等。甚至当鲁迅因某些事情生气时,他的儿子海婴会以孩子特有的方式,挤入阳台边,让他父亲的气瞬间消散。

鲁迅先生对儿子的需求总是尽量满足,哪怕自己受些委屈。上世纪30年代,留声机风靡上海滩,尽管鲁迅先生并不喜欢留声机的声响,但他却为海婴买了一台,理由只有一个——海婴喜欢。

鲁迅先生也有舍不得的时候,舍不得动手打孩子。书中记载了一次鲁迅因赖学要假意打屁股的情景,但实际上他从未真正动手打过海婴。即使在对儿子的教育中,鲁迅也展现了他的慈爱和宽松。他从不会刻意指定海婴看什么书、背诵什么段落,甚至当海婴调皮捣蛋受伤时,他也从不责骂。这种爱的教育方式给了海婴巨大的成长空间,使他能够顺着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成长。

海婴先生在书中回忆了许多与父亲的温馨时光,其中最让他难忘的是小时候体弱多病,特别是患有气喘病时,鲁迅不仅是一位慈父,还是一位家庭医生。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为海婴治疗病痛,包括使用蒸汽吸入法和膏热敷等方法。这些治疗方法在书中被详细描述,让我们看到了鲁迅作为父亲和医生的双重角色。

在儿子海婴的眼里,父亲还有一个特别的本事——给自己治病。虽然鲁迅先生最终选择了文学作为他的事业,但他曾经是一名医生。尽管历史上没有记录他出诊的经历,但在家里,他为儿子的健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海婴小时候多病,每当疾病发作,鲁迅就会用他的医学知识进行治疗。除了治疗病痛外,鲁迅还非常注重儿子的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他从不刻意要求海婴按照他的意愿去学习和成长,而是给予他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这种宽松的教育方式让海婴得以自由成长,最终成为了他自己。

《直面与正视:鲁迅与我70年》不仅是周海婴先生的回忆录,也是他与父亲鲁迅之间深厚情感的见证。书中描述的与父亲朝夕相处的7年时光是海婴先生最难忘的时光。父亲的爱为他的一生奠定了底色。海婴先生在书中说几十年的时间流逝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但他仍然清晰记得父亲细心给他敷的情景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体现出的深深关怀与爱护。

  丹凤千字科普:鲁迅先生的四个称号(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