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电喷和缸内直喷到底有啥不同?


多点电喷(Multi-Point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MPI)和缸内直喷(Direct Injection, DI)是两种不同的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技术,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

多点电喷系统将喷油嘴安装在进气歧管上,靠近每个气缸的进气门。燃油通过高压喷油嘴喷入进气歧管,然后在进气过程中与空气混合。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能够为每个气缸提供较为均匀的燃油分布。然而,由于燃油是在进气歧管中与空气混合,混合气体的均匀性受进气气流分布的影响较大,且燃油喷射的压力相对较低(通常在300-500 kPa)。

缸内直喷技术则将喷油嘴直接安装在气缸内部,靠近活塞顶部。燃油以更高的压力(通常在1000-2000 kPa)直接喷入气缸内部,与空气在气缸内进行混合。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实现更精确的燃油控制,提高混合气体的均匀性,从而提升燃烧效率。此外,缸内直喷还能实现分层燃烧,即在进气冲程后期喷入一部分燃油,形成稀薄混合气,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由于燃油喷射压力较高,可以更有效地清洁进气门和燃烧室,减少积碳的形成。

总的来说,多点电喷和缸内直喷在燃油供给方式、混合气形成、燃烧效率、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控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缸内直喷技术具有更高的燃油利用率和更好的性能表现,但成本也相对较高。而多点电喷技术则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