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三年穷透了的血泪史啊
唉,哥们儿,你这问题问到我心坎里去了。钓鱼这事儿,一开始确实是凭着一腔热情和向往去的,觉得在山水间放松一下,享受一下渔获的乐趣,多好。可现实呢,往往比想象中要骨感得多。
我这三年,真是用“血泪史”来形容都不为过。一开始,几百块买个基础竿,几块钱一包的饵,小心翼翼地学。可钓鱼这东西,讲究的不仅仅是装备,还有技巧、天气、鱼情,甚至还有那么点运气。一开始的几次,兴冲冲去的,垂钓两三个小时,能钓到一条小鱼就心满意足,甚至空手而归也觉得是体验。但次数多了,心态就变了。看到别人满载而归,再看看自己的空钩,那种失落感是真实的。于是,开始不甘心,想要“渔获满满”。
为了这个目标,钱就一点一点地投了进去。从基础竿换到高端路亚竿、海竿,各种型号;饵料更是没少尝试,进口国产的,香腥味的,针对不同鱼种的,动辄一两百一包;浮漂、铅坠、子线、钩子,哪个环节都不能含糊,越买越贵,越买越专业。有时候为了一个所谓的“最佳装备”,甚至不惜花大几百。时间也投入了大量,周末、节假日,只要天气好,就往钓点跑。有时候一去就是大半天,风吹日晒,有时候还可能遇到空军,那种心情真是down到谷底。
三年下来,算算投入,买装备的钱、买饵料的钱、油费交通费、甚至有时候为了钓鱼还得请一天假损失工资,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渔获呢?虽然比刚开始强了一些,但离自己当初“渔获自由”的梦想还差得远。有时候钓到几条鱼,处理掉成本都不一定回得来。更让人心寒的是,有时候投入了那么多金钱和精力,结果还是空手而归,那种挫败感,真是让人怀疑人生。
所以啊,现在回过头看,这三年钓鱼的路,确实挺“穷透”的。钱没少花,时间没少废,还常常伴随着失落和自我怀疑。这血泪史,算是给我提了个醒:钓鱼,还是图个乐呵,别太上头,否则真的容易“穷透”心。兄弟,听我一句劝,量力而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