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下收入确认的实用小技巧分享
新手必看:权责发生制下收入确认的实用小技巧分享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财税老朋友,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个会计领域非常重要的话题——权责发生制下收入确认的实用小技巧咱们知道,会计处理可是门技术活儿,尤其是收入确认这块儿,做得不好,轻则报表失真,重则惹上麻烦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实务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希望能帮到正在学习或者从事财务工作的朋友们
一、深入理解权责发生制:收入确认的基础
咱们先得搞明白什么是权责发生制简单来说,就是"谁受益谁承担",收入在实现时就该确认,不管钱是不是真的收到了;费用在发生时就该确认,不管钱是不是真的付了这跟我们日常生活的收付实现制可不一样,比如咱们吃饭,按权责发生制,只要吃的时候就算费用,按收付实现制,得等结账时才算
举个例子,比如我去年卖了一批货,合同约定今年1月1日才收款,但货去年12月31日就发走了按收付实现制,得等到今年1月才确认收入;但按权责发生制,去年12月31日就应该确认收入,同时把相应的成本结转掉这就是权责发生制的精髓所在
根据美计准则ASC 606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收入确认得满足五个条件:可变对价得估计、合同履约进度得确定、收入确认时点得选择、商业实质得存在、成本可可靠计量这些条件就像一道道关卡,得一个不落地满足,才能确认收入
我有个朋友小王,刚入行时犯了个大错,把一笔已经交付给客户的货,因为客户还没付款就挂了账,结果被审计师直接出具了保留意见后来他跟我说,这事儿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会计不是耍花样的,得实实在在
二、识别关键时点:收入确认的触发器
收入确认得看关键时点,不是随便哪个时间点都能确认的有三种典型的确认时点:控制权转移时、完工百分比法、里程碑事件达成时
控制权转移是收入确认的核心概念比如咱们卖软件,是直接交付还是客户自提如果是直接交付,那控制权转移的时点就是收入确认的时点我见过不少公司把软件先发给客户试用,结果试用期拖得老长,收入确认也跟着拖,最后报表都失真了
完工百分比法适用于长期项目,比如建筑、咨询这个方法得先估计总成本,再根据完工进度确认收入我有个客户是做建筑工程的,他们每个月都得请监理单位出具进度报告,然后根据这个报告来确认收入有个项目经理不听话,想多确认收入,结果被监理单位抓住了把柄,整个项目都停工了
里程碑事件达成时确认收入,这个比较灵活,关键是要有合同约定比如咱们做项目,合同约定完成某个关键节点就付多少款,那达到这个节点时就可以确认这部分收入我有个客户是做系统集成,他们跟客户约定,完成系统上线测试后确认50%的收入,系统稳定运行6个月后确认剩余50%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客户,也保护了公司
三、处理特殊收入:复杂情况下的应对技巧
现实世界不像理论那么简单,会遇到各种特殊收入,比如附有退货权、附有奖励积分、售后回购等处理这些特殊收入,得格外小心
附有退货权的收入确认,得估计退货可能性,不能全额确认我有个客户卖家电,经常遇到客户说"我试用一下,不行就退",这种情况下,他们得根据历史退货率估计可能退货的部分,先确认剩余的收入有个同事没这么做,结果客户大规模退货,公司直接亏损了一大笔
附有奖励积分的收入,得将积分公允价值分摊到收入中现在电商平台都搞积分,这种收入处理起来很麻烦我有个朋友是做电商的,他们发现客户用积分兑换的比例越来越高,收入确认越来越难,最后干脆改用完工百分比法,结果报表都变了样
售后回购收入,得按照融资处理,不能确认收入我见过不少公司搞"买一赠一",结果把赠品也按收入确认了,最后被监管机构处罚正确做法是,把赠品的公允价值从销售中扣除,剩余部分才是真实收入
四、运用分录技巧: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
第一,收入和成本要配比确认收入的要结转相应的成本我有个同事老张,每次确认收入都忘记结转成本,结果报表利润虚高,最后被财务总监骂得狗血淋头正确做法是,确认收入时同时做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等分录
第二,预收账款要正确处理收到预收款时,不能直接确认收入,得先挂"预收账款"等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再转成收入我有个客户老李,收到预收款后直接确认收入,结果被罚款,因为他没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产品
第三,完工时点要明确如果是完工百分比法,得每月估计完工进度,然后确认收入我有个朋友是做咨询的,他们每个月都得开内部会议,讨论项目进度,然后根据会议决议来确认收入有个项目经理为了业绩,故意说项目已经完成了80%,结果客户不干了,整个项目黄了
五、税务合规要点:避免收入确认引发的税务风险
收入确认不光是会计问题,还得考虑税务合规税法对收入确认的要求跟会计准则可能不一样,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税务风险
义务发生时点是货物交付或者服务完成的时点,跟会计收入确认可能不一致我有个客户是做电商的,他们按照会计准则在发货时确认收入,但要求他们在收到款项时才确认义务,结果账税不一致,被要求补税
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税法对收入确认有更严格的要求,比如附有退货权的收入,税法要求在退货期满后才能确认收入我有个朋友是做服装的,他们按照会计准则在发货时确认收入,但税法要求在退货期满后才能确认收入,结果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出了问题
预收账款税务处理税法对预收账款有特殊规定,比如房地产企业预收款得在交付时才确认收入,其他企业预收款得在收到时确认收入我有个客户是做房地产的,他们按照会计准则在收到预收款时确认收入,但税法要求在交付时才确认收入,结果被罚款
六、内部控制建议:构建收入确认的防火墙
第一,合同评审制度所有收入确认都得有合同支持,合同评审制度能有效避免无合同收入确认我有个客户是做工程的,他们建立了三级合同评审制度,从业务员到项目经理再到财务总监,层层把关,结果收入确认错误率大大降低
第二,发货和收款分离发货部门和收款部门要分离,避免自相矛盾我有个朋友是做销售的,他发现销售部门为了业绩,经常夸大发货量,结果跟财务部门的收款记录对不上,后来他们建立了发货和收款分离制度,问题解决了
第三,定期盘点和核对定期盘点库存,核对销售记录和收款记录,能及时发现收入确认问题我有个客户是做制造业的,他们每个月都得盘点库存,然后核对销售记录和收款记录,结果发现有个销售员私吞了货款,避免了重大损失
第四,绩效考核调整把收入确认合规性纳入绩效考核,能有效提高员工重视程度我有个朋友是做互联网的,他们把收入确认合规性纳入绩效考核,结果员工都很认真,收入确认错误率大大降低
相关问题的解答
收入确认与成本确认的配比关系
收入确认和成本确认的配比关系是会计处理的核心原则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收入实现时,要同时确认相应的成本,这样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收入确认了,但成本没确认,报表就会虚增利润;如果成本确认了,但收入没确认,报表就会虚减利润
这个配比关系在实务中非常重要我有个客户是做服装的,他们每个月都得计算每件衣服的成本,然后根据销售情况确认收入和成本有个月,他们忘记计算成本,结果报表利润虚增了一大截,最后被审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收入确认时,要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比如咱们卖一批货,确认收入时,要同时做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等分录这样才能保证收入和成本的配比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