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编程必备:异常处理五步口诀,轻松搞定bug问题!


1. 捕获异常:

- 使用`try`语句块包围可能引发异常的代码。

- 在`except`子句中指定你想要捕获的异常类型。

- 使用`finally`子句来执行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需要执行的代码。

2. 定义异常类:

- 为常见的异常情况创建自定义异常类。

- 使用`raise`关键字抛出异常。

- 在异常类中包含有关错误的信息。

3. 编写清晰的异常处理代码:

- 不要在`except`子句中使用`print`函数,而是使用更有意义的消息。

- 避免在`except`子句中进行复杂的逻辑操作,这可能导致难以调试的问题。

- 使用日志记录器(如`logging`模块)来记录异常信息。

4. 测试异常处理:

- 编写单元测试来验证异常处理逻辑。

- 使用模拟对象或第三方库来模拟不同类型的异常。

- 使用断言(assertions)来检查条件是否满足。

5. 文档化异常处理:

- 为异常类提供文档字符串,解释异常的含义和可能的原因。

- 在代码中添加注释,说明如何处理特定类型的异常。

- 考虑将异常处理逻辑封装到单独的函数或模块中,以便于维护和重用。

python

导入所需的模块

import logging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设置日志记录器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__name__)

logger.setLevel(logging.INFO)

handler = logging.FileHandler('error.log')

handler.setLevel(logging.INFO)

formatter = logging.Formatter('%(asctime)s - %(name)s - %(levelname)s - %(message)s')

handler.setFormatter(formatter)

logger.addHandler(handler)

def divide_numbers(a, b):

"""

计算两个数的除法结果。

:param a: 被除数

:param b: 除数

:return: 商

"""

try:

result = a / b

return result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as e:

logger.error(f"除数不能为零: {e}")

return None

except Exception as e:

logger.error(f"发生未知错误: {e}")

return None

finally:

logger.info("异常处理完成")

测试代码

result = divide_numbers(10, 0)

if result is not None:

print(f"结果是: {result}")

else:

print("除数不能为零")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divide_numbers`的函数,它尝试计算两个数的除法结果。如果除数为零,我们会捕获`ZeroDivisionError`异常并记录错误信息。如果发生其他类型的异常,我们会捕获并记录异常信息。无论是否发生异常,我们都会在`finally`子句中记录一条完成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