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曾来过歌词
一个周末的上午,与儿时好友驱车前往小学母校,拜访敬爱的班主任老师。
上次相见至今,时光流逝,老师明显苍老了许多:弓着腰身,牙齿稀落;但好在精神尚可,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为大家端茶递瓜子。
围坐在老师简陋的居所,我们追忆似水流年,聊起了童年往事。其间,我们拿出手机上的一张泛黄毕业照,已有30多年历史。老师定睛细看,一个一个认出照片上的同学,脱口而出他们的名字,并讲述着他们的儿时趣闻。
当她的目光移到前排一个半蹲的女孩儿照片时,老师顿了顿,轻声道:“哦,这是甜甜!”眼角泛起一丝泪光。
这个叫甜甜的女孩儿,是我们的班长,也是老师最宠爱的学生,更是让她最为心疼的孩子。
她离开我们已经将近三十年了。
记忆中,甜甜是一个容貌清秀的女孩儿:瓜子脸,扎着马尾,身材略显瘦弱,在同龄人中属于较高的。作为班长,她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她是老师的心头宝,而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经常挨老师责骂甚至被打手心,但她却从未受到过责罚。
她也曾是老师最信赖的干将。当年,乡里举办考试或竞赛,只要派她出马,必能取得佳绩。有一年,乡里组织作文比赛,优胜者的作品将刊登在杂志上。那次,老师也让我参加了比赛,但我很快就被淘汰了,而她的作文却获奖了,并得以在杂志上发表。当我看到杂志上印着她的作文,作文标题旁署着她的名字时,我羡慕不已。
这或许是我后来一直尝试写作的最初动力,我也想像她那样,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让更多的人看到和喜爱。我至今仍记得她当时写的那篇作文的题目,叫《稻香金黄》,也记得她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在老师的指导下,课间和放学后,一次次修改,斟酌遣词造句。
我甚至在网上搜索过这篇文章,但显然是徒劳的,因为那不是一本发行量很大的杂志,而且当时也没有互联网。虽然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但记录一篇二三十年前农村小学生的文章是不可能的。这篇作文就像从未出现过,但我确信,它真实地存在过。就像甜甜一样,她曾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
甜甜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孩儿,但她并不是死读书的人。玩的时候,她也能玩得很投入。小时候,我们虽然不在同一个村子,但距离不远。节假日,她经常来我们村玩。我和发小,还有村里另一个同班的女孩儿,经常四人结伴玩耍。
我们沿江堤捉青泥、挖毛蟹,去砖窑厂用青泥制作各种造型,放在窑洞里烧制,尽管最终烧出来的东西都是破损不堪的,但也乐此不疲。
有一天,我们四人在砖窑厂玩耍时,甜甜不小心摔了一跤,头部磕到一堆堆起的砖头上,鲜血直流,她吓得大哭。我们赶紧把她送回另一个女孩家里,帮她清洗伤口,想办法止血,但无奈血不停地渗出来沾在她的头发上。我们也害怕了起来,战战兢兢地把她送到她家门口,但不敢进去,怕被她的父母责骂。
回去之后,我们都感到非常愧疚,想给她买点好吃的东西补补身体,但我们都没钱,也不敢向父母要。好在我们几家都养了鸡,于是分别从自家的鸡窝里掏出几个鸡蛋,装在袋子里给她送去。但我们还是不敢进她的家里,只把装鸡蛋的袋子放在了她家院子的门槛下,便急匆匆地逃走了。结果,她母亲出门时,没注意踩到了袋子,一袋鸡蛋全都被踩碎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甜甜回家后,她的母亲带她去了卫生院,缝了几针,包扎了一下,没有大碍。她母亲得知鸡蛋是我们送的,哭笑不得。我们鼓起勇气去看望了她,只见她坐在书桌旁,头上缠着纱布,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的侧脸上,温暖且美好。
这也是甜甜留在我们脑海中的最后一个画面。
小学毕业后,我们去了不同的中学读书,各自忙碌于自己的事情,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
后来,再次听到她的名字,是因为听说她生了病,休学住院了很长时间,但回到学校后,依然考取了最高分。
再后来,听说她又住院了。
再再后来,听说她离开了我们。
我是从母亲那里得知这个消息的,当时班上同学的家长互相都很熟悉,所以母亲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件事。这个消息让我很震惊,也很难过,我非常想去看她,送她最后一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没能成行。
在我的记忆里,关于甜甜的回忆很多都是模糊不清的,或者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段,毕竟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她的,也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淡忘她的。曾经做过一个梦,但我分不清是梦境还是回忆,在那个场景中,我们都十二三岁,我站在路边,她骑着自行车从我身旁经过,我叫了她的名字,她回过头来,对我笑了笑,腾出一只手向我挥手告别。她脚下的自行车还在前进,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就像她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一样。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甜甜还活着,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她应该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然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或许成为一名外貌严厉内心温柔的老师,也或许成为一名身穿白大褂、救死扶伤的医生,又或者成为一名衣着光鲜出入写字楼的高级白领。但这些都只是想象,从她离开的那一刻起,所有设想都失去了意义。
她来过,她离开。
人生就像一列疾驰的列车,我们带着童年的天真与未知登车,列车带领我们迎接每一缕朝阳,目送每一次夕阳西下。在这段旅途之中,会有许多站点,会有形形色色的人上上下下。
这些人中,有的成为我们的挚友,陪我们走过一段又一段旅程;有的成为我们的导师,授予我们智慧和人生的指引;还有的只是匆匆过客,留下短暂的印记。他们有的给我们留下深刻的烙印,有的只是轻微的触动,但都构成了我们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相遇和离别,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如此丰盈而有温度。
感谢他们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