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游戏教案


游戏背景

  学前班儿童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弱,同时他们具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和想象力。他们热衷于扮演各种小动物,并喜爱在游戏中加入“小白兔”等角色,以满足心理刺激需求。我设计了音乐游戏《跳房子》,旨在引导幼儿在感受游戏情节的通过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提升身体协调性和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熟悉音阶旋律,并能跟随琴声哼唱。

  2、练习单腿跳与双腿落地的协调动作。

  3、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4、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5、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促进表现力的发展。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

活动重点与难点

  1、熟悉音阶旋律,协调行进跳跃动作。

  2、依据音乐节奏协调行进跳跃。

活动准备

  《跳房子》歌曲录音带、录音机、粉笔,场地内绘制4个大“房子”图。

活动流程

  一、热身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地面标志。

  2、介绍游戏规则:房子内演奏不同音符,幼儿可选择单跳或双跳方式行进。

  3、练习音阶旋律

  邀请幼儿展示跳跃方式,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或交替跳跃。教师根据幼儿表现演奏相应音符,引导其他幼儿哼唱。

  游戏导入:哪位小朋友愿意来体验音乐房子?

  二、游戏环节

  1、幼儿个体尝试跳跃

  (1)教师引导幼儿哼唱1-2小节歌曲,幼儿回应“我来跳,我来跳”

  (2)教师引导幼儿哼唱5-6小节歌曲,幼儿回应“我能跳得好”

  (3)邀请一位幼儿跳跃演奏,其他幼儿共同喊出“预备,跳”

  (4)跳跃幼儿根据音乐节拍跳跃。

  2、分组跳跃

  (1)各组轮流在各自房子内进行游戏,玩耍数轮。

  (2)变化节奏进行游戏

  加快音阶节奏,要求幼儿跳跃速度与音乐节奏一致,无法跟上的小朋友暂停游戏。

  三、拓展活动

  在户外活动中开展此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原定计划,我打算先教授歌曲,再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在活动中我发现,当幼儿得知这是音乐游戏时,他们热切地想要游戏,甚至不愿学习歌曲。我意识到再继续教授歌曲也是徒劳的。[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既然幼儿如此热衷于游戏,不妨顺着他们的兴趣,边玩游戏边学习歌曲。于是,我调整了策略,讲解了游戏规则和玩法,然后引导幼儿边学唱边游戏。幼儿积极参与,并认真哼唱。整个活动始终以游戏和学习的交替进行。在活动尾声,幼儿已熟稔歌曲,意犹未尽。即使在喝水和上厕所时,仍有部分幼儿组织在一起继续玩耍,直到下一项活动开始才停止。这次活动让我领悟到游戏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且深刻体会到《保教指南》中强调的“抓住实际情境中的问题,在观察基础上合理分析,灵活调整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当时我以为游戏很简单,但在实际跳跃练习中,许多孩子无法跟上节奏。或许应当先教授跳跃动作和节奏,然后再进行游戏,可能更顺畅。如遇困难,可以尝试上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