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板书


在四年级时,我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叶先生的文字栩栩如生地描述了爬山虎是如何附着墙面生长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运用“触”、“变”、“巴”、“拉”等动词,描绘了爬山虎步步为营的攀爬过程,为我的想象增添了无限的趣味。

爬山虎的脚板书

那时,傍晚的天空总是泛着浅浅的淡紫色,月亮静静爬上树梢,在夜空中洒下柔和的光芒。小鸟们欢快地归巢,我则提着一篮猪草,赶着回家。这条夕阳余晖照耀的小路,总能激发我的想象,课文中的绿意盎然的爬山虎似乎在脑海中翩翩起舞。它们四季常青,翠绿葱茏,俨然一间巨大的绿色房屋,阳光洒下,便立刻生机勃勃。

爬山虎就像无数机灵的绿眼睛,不时地向前方张望,再探出嫩红的小脑袋,继续攀爬。它们仿佛有着坚不可摧的脚掌,想去哪间屋子,它们就驻扎哪间屋子。天花板上、电灯泡上,到处都是它们的栖息之地。当困意袭来,它们便沉沉入睡,清晨的阳光唤醒它们,开始新一天的旅程。爬山虎的个性也像风一般自由,冬天寒冷,便在春日努力攀升;夏天炎热,便想尽办法留住体内吸收的温度,等待秋风送来凉爽。爬山虎的脚掌如此坚韧灵活,叶先生说:“不要小看那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牢固无比,如果你不费力,休想拔下一根茎。”想必,当它们紧紧贴住墙体时,便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不怕风吹日晒,依旧精神焕发,给敏感的人们带来新的启迪。

爬山虎的脚板书

当我的天马行空幻想达到沉迷的程度时,天真的我甚至会将它们视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在每晚睡觉前,我都会在脑海中勾勒出整个教室的布局:作为班长,我应主动承担起美化教室的重任。父亲曾是专为别人做木工的手艺人,有时也会在自家制作家具。当他把粗糙的木材打磨成光洁整齐的木板时,我便静静地站着,痴痴地看着。空气中时而弥漫着独特的木香,时而吹来柔风,带来鸡冠花的阵阵清香。我多么希望用这木香装扮教室啊!我会把它们平平整整地安放在教室的四个角落,再种上爬山虎,让它们沿着墙壁一寸一寸地向上攀升,直到我们小学毕业的那一天,爬山虎甚至会爬满整个教室!天花板上的爬山虎过于茂盛,便会洒脱地垂落下来,逗弄课间嬉戏打闹的同学。黑板上同样爬满了爬山虎,它们会在每节课后,默默拭去老师留下的粉笔灰。我们生活在一个爬山虎缠绕的教室里,每天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绿意,每天的早读课都会变得趣味十足。

我以为我见过的爬山虎只局限于书本中,然后在脑海里生根发芽。殊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了真正的爬山虎。那是在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养了爬山虎。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提着篮子去割猪草,刚好经过那户人家,便驻足凝神观察了几分钟。它们的叶子是绿色的,也有棕色的,形状像五角星,也有三角星。它们簇拥在一起,紧紧贴在墙上,与课文中的爬山虎十分相似。后来也听同伴说,那确实就是爬山虎。

爬山虎的脚板书

几年后,我也长大了,离开了家乡,路过不同的城市,抬头也能看到满墙的爬山虎。但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看到爬山虎就欣喜若狂,也不会因为课文中的爬山虎而充满天真的幻想。我只是务实地认为,这只不过是绿化城市环境的一种方式罢了。但它肥硕繁茂的枝叶,在我心中却始终美丽动人。直到上了大学,我购买了一些壁纸来装饰寝室。巧合的是,那天买的壁纸刚好都是爬山虎图案的,我耐心地粘贴它们,直到整个书桌和周围的墙壁都充满了爬山虎的倩影。我每天坐在书桌前,仿佛又看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一个长满爬山虎的世界!这让我的内心沉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