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的诗意


一、教材简介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的讽刺诗,题写于临安一家旅店墙壁。诗歌开篇以“山外青山楼外楼”描绘了临安城秀美的景色,通过叠字的运用,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仿佛将读者带入到那片山水楼台之间。美景之下却是国家破碎、百姓流离的残酷现实。目睹南宋统治者沉迷享乐、不思进取,诗人不禁发出“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全诗以含蓄的笔触,深刻揭露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和醉生梦死的状态,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二、我执教《题临安邸》这首诗后,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反思: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并通过范读和指导学生注意节奏、韵律,帮助学生读出诗歌的音韵之美。在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 通过反复诵读和背景分析,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文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朗读并初步感知诗歌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借助注释,尝试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理解诗歌的意思。 之后,我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交流彼此的理解,并对疑难之处进行讲解。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以“眼”品诗情

“醉”字贯穿全诗,深刻地刻画了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南宋王朝的统治者们到底在干什么?”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诗歌,并通过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景象中,感受统治者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奢靡生活。 通过对比诗歌中描绘的美景与国家面临的危难,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愤怒与无奈,以及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强烈批判。我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两句诗,体会诗歌中的讽刺意味和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

(四)诵读诗歌,读中感悟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中,并通过声音的变化、语气的把握,将诗歌的情感表现出来。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与诗歌产生了情感共鸣,对诗歌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存在不足之处。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实现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完美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