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冰种


"老糯胜新冰",翡翠界的品质之争!

"老糯胜新冰",这句翡翠界的口诀你听过吗?它指的是老坑糯种翡翠的品质要优于新坑冰种翡翠。

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对于刚入门的翠友来说,这其中的门道却难以捉摸。

老坑冰种

很多新手朋友对糯种和冰种的区别还不太了解,更不用说老坑和新坑了。

缺乏基础知识,自然难以真正理解 "老糯胜新冰" 的含义。

今天,轩哥就来系统地为大家解读 "老糯胜新冰" 背后的奥秘!

老坑冰种

一、翡翠术语大解析:糯种和冰种

糯种和冰种都属于翡翠 "种" 的范畴,"种" 的不同代表着翡翠价值的巨大差异。

"种" 指的是翡翠内部结构的致密度,简单来说就是组成翡翠的颗粒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

业内通常将翡翠的种水大致分为四类:豆种、糯种、冰种、玻璃种。

老坑冰种

① 豆种(如上图): 内部质地像绿豆糕一样粗糙,属于低档翡翠。

老坑冰种

② 糯种(如上图): 内部质地像糯米汤一样浑浊,属于中档翡翠。

老坑冰种

③ 冰种(如上图): 内部质地像冰块一样清透,透明度较高,属于中高档翡翠。

老坑冰种

④ 玻璃种(如上图): 内部质地如同玻璃般纯净无暇,透明度极高,属于高档翡翠。

老坑冰种

从"种"的分类来看,冰种的级别明明高于糯种,为什么会有"老糯胜新冰"的说法呢?

关键就在于"老"和"新"这两个字!

"老" 和 "新" 分别指的是 "老坑场口" 和 "新坑场口" 。

老坑冰种

① 老坑场口: 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翡翠次生矿(翡翠原石经过河水冲刷、搬运等,已经改变了原本的矿床位置)。

在地质作用过程中,质地粗糙、瑕疵明显的翡翠原石会被自然淘汰,留存下来的都是"久经考验"的精华。

冰种和玻璃种大多出自老坑,品质自然更胜一筹。这也使得老坑翡翠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老坑冰种

翡翠场口分类详解:

原生矿场口(新坑):此类场口出的翡翠原石相对处于原生的状态,未经大范围的搬运。

新坑翡翠质地较嫩,其内部结构疏松,普遍来说在市场上并不被看好。

老坑冰种

次生矿场口(老坑):此类场口出的翡翠原石经历过一定的搬运沉积,受外力影响,质地相对较细腻致密。

老坑出高品质翡翠的概率的确较高,但并不表示新坑场口出的翡翠都是低品质

老坑冰种

一些知名老坑场口,如莫湾基、老帕敢,也可能产出劣质翡翠原石,而一些新坑场口,如莫西沙、木那,反而能出产品相极佳的翡翠。

老坑冰种

不能一味以"老坑"或"新坑"来判断翡翠的价值。取而代之,应根据具体翡翠的种、水、色等特征进行评估

翡翠的种质,是影响其价值的关键因素。种质老嫩,决定了翡翠的耐久性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