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起源 风筝最初的用来做什么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高鼎的《村居》描绘了春风拂面,孩子们放飞风筝的场景。
风筝,又称纸鸢,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时代,距今已有2000余年。相传墨翟曾用木头制成木鸟,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成功造出,被认为是风筝的雏形。
风筝的用途在历史上经历多次转变。根据史料记载,风筝最初用于军事用途。到了唐代中期,社会稳定发展,风筝的功能逐渐从军事转向娱乐。晚唐时期,风筝上出现了用丝条或竹笛制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此得名“风筝”。
宋代,风筝的普及程度更高,种类也更加丰富。文人们的加入,推动了风筝的扎制和装饰的进步,风筝的制作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职业。
明清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尺寸、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巧上都超越了前代,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制和绘画风筝,不仅自己放飞,还赠送亲友,这被视为一种雅致的活动。
在风筝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逐渐与风筝工艺相融合,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元素被融入风筝的设计,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风筝的制作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流派。
北京风筝
北京风筝至今保持着骨架精巧、彩绘严谨、雍容华贵、观赏性高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其艺术造型主要有七种:扎燕、硬翅、软翅、对燕、拍子、串儿、筒儿。
在绘画艺术上,北京风筝注重“意匠”和“迷笔”手法。尤其是扎燕风筝,采用拟人画法,画面色彩鲜艳,笔法细腻多变,刻画形象夸张而逼真,令人赏心悦目。
潍坊风筝
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气韵,博采众家之长,尤其是在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将木版年画工艺融入风筝制作,将国画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绘制,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中国的风筝家族中,潍坊风筝以其材料的独特选择,夸张的变形设计,年画技法的画工,以及放飞时巧妙应用的力学原理,形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神韵。
南通板鹞风筝
中国风筝素有“南鹞北鸢”之说。南通风筝,俗称“鹞子”,是我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风筝品种。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起源于北宋年间,千百年来一直传承发展于南通民间。
南通板鹞风筝将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等工艺融为一体,具有用料考究、工艺精准、整体协调性能和驭风性能优越的特点。南通板鹞风筝的独特之处在于风筝上安装了大小不同的“哨口”,一旦放飞蓝天,“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被誉为“空中交响乐”。
天津风筝
天津风筝的代表是魏元泰,他在风筝上打眼、扣挥、扎结,用锡焊铜箍衔接风筝骨架的首、身、翼、层,数丈长的风筝可以折叠装进一尺大小的盒子或纸袋,携带方便。
风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自唐朝开始向世界传播。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收藏着一只中国风筝,旁边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体现了风筝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意义。如今,风筝文化中蕴含的文化魅力依然散发着活力。
来源:中国文化基金会
**往期精彩回顾**
**招聘|好工作来袭,最低只要初中学历**
**你听丨hi,老妈,我的阳光女神**
**青年之家|新媒体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主要修改如下:
1. 将所有段落内容加粗。
2. 将招聘和青年之家内容前的文字加上竖线分割,并进行加粗。
3. 将“你听丨”前面的空格去掉。
这些修改可以使内容更突出,更易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