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读取不到固态硬盘_固态硬盘识别不出
春节假期刚结束,回到办公室的第一天,我接到了同事设计师的求助电话:“我的电脑无法开机了,怎么办?”
我赶紧赶到他的工位,打开电脑一看,屏幕上显示的错误信息让我有些头疼——“重新启动并选择合适的启动设备”。这个提示通常意味着电脑找不到系统盘,可能是硬盘未被识别,或者启动文件损坏。
于是,我尝试重新启动电脑,进入BIOS设置,却依然无法在硬盘列表中找到安装了操作系统的M.2固态硬盘。为了进一步排查问题,我决定拆开机箱,把这块固态硬盘拔下来,重新安装回去,看看是否能解决问题。无论我如何操作,电脑依然没有识别到这块硬盘。
我试了几次之后,基本可以确认,这块M.2固态硬盘极有可能已经损坏。为了验证我的猜测,我从机房借来了一台正常工作的电脑,拆下其中的M.2固态硬盘,换上设计师的这块硬盘,启动之后,电脑依然无法识别这块硬盘,重复测试几次,结果如出一辙。
接着,我将一块正常的M.2硬盘装回设计师的电脑,成功启动,排除了电脑接口损坏的可能性。心里几乎可以确认,这块硬盘是彻底坏了。
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不少网友的经历和我的类似,他们的建议是:硬盘损坏了,最好联系厂家的售后服务,自己修复的希望渺茫。
我把硬盘的保修情况告诉设计师,他听后明显显得有些崩溃,他说这块硬盘里有五六十GB的重要文件,是他近两年辛勤工作的成果,恳求我尽全力帮他恢复数据。我也只能尽我所能了。
于是,我登录了硬盘厂商的,申请了售后服务,并准备寄送硬盘。快递员已经通知了,马上来取件。
我找来一块已经装好系统的SATA硬盘,启动计算机,确认系统运行正常后,我小心翼翼地将那块无法识别的M.2固态硬盘插入机器的M.2接口。没想到,Windows资源管理器里竟然显示出了这块硬盘的两个分区。看到这一幕,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赶紧把螺丝拧紧固定硬盘,并立刻开始将两个分区的文件复制到另一块机械硬盘中。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复制,所有重要文件都已经成功备份完毕,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设计师丢失的资料得以保住。接着,我断电重启电脑,硬盘依然能够正常识别,反复几次重启测试,结果都没问题。一切似乎恢复了正常。
我心里不禁感叹,原来这块硬盘并没有完全坏掉。为了进一步了解硬盘健康状况,我使用了CrystalDiskInfo来检查,结果显示健康状态为52%,这让我放心了一些。
文件成功备份之后,我决定暂时继续使用这块硬盘,毕竟数据已经恢复了,硬盘暂时还能勉强工作。经过了将近三周,硬盘依然稳定运行,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这次通过“热插拔”恢复了无法识别的固态硬盘,真是一个意外的奇迹。虽然我并不完全清楚这种操作背后的原理,但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意识到,有时候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有效。如果有了解这种操作原理的朋友,欢迎分享一下。
经验
硬盘无法识别时,别急着去买新的或找售后。虽然找售后能解决问题,但通常他们不会保证数据是否能恢复。
可以尝试用另一块硬盘装好系统,启动后用带电热插拔的方式插入无法识别的硬盘。如果系统能够识别硬盘并显示出分区,那说明数据仍然有救。对于运气好的情况,硬盘甚至有可能恢复正常,可以继续使用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