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复何求前一句_夫复何求最经典十句话


在古代,才女们似乎不如才子们那样,直接展示自己对丈夫的赞美与爱意。像白居易、纳兰性德、苏轼、李商隐等文学大家,都留下了众多“夸妻诗”,其中每一首都充满了深情与才情,可以说是满满的“狗粮”。与此相对,古代才女们往往更为内敛,她们的爱意大多隐藏在诗文的字里行间,化作一篇篇触动心弦的相思之作。这种方式或许显得更为含蓄,但也正因如此,才显得深刻且动人。试想,如果她们对丈夫毫无好感,又怎能写出如此深情的诗篇呢?

那么,古代文人中是否有女性直接“炫夫”的诗篇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便来赏析一首来自《诗经》中的经典作品——《国风·卫风·伯兮》,这首诗流传了两千多年,被誉为早期的“炫夫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丈夫远征沙场后,妻子那种既骄傲又深情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句句充满爱意与赞美,看得人不禁感叹:如果有这样的妻子,何愁不幸福?下面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这首诗的独特魅力。

《国风·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首诗的作者并未留下名字,但它的情感却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全诗讲述的是一位妻子在丈夫出征后的思念与深情。丈夫是一位英勇的战士,他为了奔赴沙场,妻子则在家中默默等待与相思。她没有像大多数女子那样单纯地愁苦,而是在诗中展现了一种自豪与骄傲,深知丈夫此行的伟大使命,内心充满了对他的敬仰与支持。

让我们把这首诗翻译成现代语言,便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妻子的热情与思念。大致的意思是:我的丈夫真是个英雄,他是那个能保护的勇士,他手持长矛,为国出征,是战场上的前锋。自从他离开后,我整个人都如同散乱的飞蓬,头发凌乱,心情颓废,甚至忘记了如何照顾自己。即使下起雨来,天上依旧灿烂的太阳也照不亮我内心的愁苦。我已经无心打扮自己,只是在想他,想得甚至让我的头痛了,但我甘愿承受这份痛苦。我在屋北种上了忘忧草,却怎么也解不开我心头的相思之苦——这份爱意,深深扎根在心中,根本无法释怀。

这首诗与《诗经》中的其他作品相比,更显得生动与层次感十足。它并没有单一的结构,而是通过四段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妻子内心丰富的变化和深厚的情感。每两句构成一小节,第一部分即刻开始对丈夫的赞美,“邦之桀兮”的“桀”字,与“杰”字同义,意味着丈夫在她眼中是人中之龙、豪杰人物。而“执殳”为“王前驱”,则让人看到了她对丈夫英勇无畏形象的崇拜,仿佛看到丈夫手持兵器、迎风而立,勇敢地奔赴战场。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妻子因为思念而失去光彩的模样。她说自己的头发像飞蓬一样散乱,身上也没有任何修饰,甚至连平时必需的膏油沐浴都已忘记。这里并非简单的悲伤,而是透露出一种骄傲的情感:丈夫出征,她甘愿为他守住这份清贫与朴素,心中只有他,身边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第三部分引入了自然景象——雨和太阳。妻子并没有因天公不作美而感到困扰,相反,她的情感完全被丈夫占据,天气如何已不再重要。她的内心已被思念压得透不过气来,甚至连“忘忧草”也不能缓解她的相思之苦,反而加深了她对丈夫的渴望和思念。

整首诗结构严谨而富有层次感,情感逐步递进,表现得既直接又真挚。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深情与钦佩。她不仅仅是在相思,而是在为丈夫的伟大和勇敢感到骄傲,这种情感的表达,超越了单纯的哀愁,展现了深沉的爱与尊重。

这首诗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仍然能打动人心。它以直接而又热烈的方式表达了女性对丈夫的深情厚意,那份的爱让人感动不已。或许,这便是“有妻如此,夫复何求”的最佳注解。